珐琅器的真伪辨识
【发布日期:2014-09-12】 【来源:】 【阅读:次】【作者:来源:人民网】
笔者曾多次遇到这么一种现象,通过朋友介绍而来的一些收藏者拿着心爱的珐琅器来找笔者给掌眼。他们往往都会说:“××专家已看过,说是老货的,但这是出高价买下的,心里不踏实,总想找您弄个明白。”经笔者辨认,那些送来掌眼的珐琅器大部分都为高仿珐琅器。最近又有两位朋友拿着几件珐琅器来请笔者给个说法。二人先后拿来几件造型近似的圆鼎形香炉、敞口瓶、圆尊等器。这些珐琅器器形较大,珐琅做工较为精良,但珐琅釉面图案较暗,略显脏旧,仔细辨认后可以看出其中三件香炉做工相同,“如出一炉”。笔者向其列出了疑点之后,朋友大呼上当。 鉴于此,笔者简单地从明清各时期珐琅器的制作工艺、艺术特征、包浆特点以及这几件珐琅器的款识上谈谈如何识别真伪珐琅器,所谈几点拙见,仅供藏友参考。
一看特征
珐琅器的辨识首先看特征。今天我们行内所说的真珐琅器是指明清至民国这个时期制作的珐琅器,目前市场中多见的珐琅器多为清末、民国时期民间私家作坊制作的珐琅器。明清时期宫廷御制珐琅器是极为珍贵的,皇家专用,很少流向民间。宫廷御制与民间作坊的做工是有区别的,即便是同为内廷制作,不同时期的制作工艺也不相同,器物造型、图案式样、施釉色彩、款识等,在各个时期都有着微妙的变化。 众所周知,我国的珐琅器具有薄、平、光、艳、雅五个优点。制作工艺是在元末明初由阿拉伯国家传入的,按不同的加工与施釉方法处理的,有錾胎珐琅、掐丝珐琅、浅浮雕珐琅和画珐琅之分。而掐丝珐琅和画珐琅的区别,是按制作时釉面图案有线与无线之分,前者是掐丝显现花纹,然后填以珐琅料,后者是涂以珐琅后,再在上面画出花纹。 明代珐琅器由内廷御用监制烧造,有掐丝珐琅和錾胎珐琅两种,有纪年款识的掐丝珐琅器,仅见宣德、景泰、嘉靖、万历年号。四个时期的器形与艺术特征都比较明显,如早期多为供妇人闺阁中用的花瓶、盒、盏、香炉之类;宣德时有直颈瓶、长方盘、圆盒等器;万历时期有熏炉、盘、祭祀供器烛台、净瓶等器。四个时期的艺术特征各不相同,特别是宣德鼎盛时期的珐琅器掐丝构图严谨,釉色纯正,格调典雅;景泰年间珐琅器大量生产,又由于此时期用蓝色最为出色,故称“景泰蓝”,掐丝细润、釉色淡雅;嘉靖时期掐丝粗放,多为吉祥图案,釉色对比强烈;万历时期,掐丝粗细不匀,图案繁缛。 清代珐琅器在继承明代的传统上,结合西洋画珐琅制作工艺,并有所创新。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开明君主,在宫廷中广聘西方的传教士、建筑师、艺术家等任职,并醉心于西方的珐琅器,主张吸收西方的先进文明,清康熙时期由西方传教士将画珐琅(法国始创)礼品进献给朝廷,并传授西方的画珐琅工艺。清初内廷武英殿设“珐琅作”,康熙五十七年与养心殿“造办处”合并。康熙时期的掐丝珐琅分为粗丝淡釉和匀丝浓釉,掐丝比明代细密均匀,釉色虽不及明代,但胎骨厚重坚实,器形以杯、碗、盒、盘、炉等小型器为主。乾隆时期的珐琅器制作最为繁荣,做工超过了明代。釉面多用锦地;色彩有天蓝、宝蓝等,并新创粉红、绿、黑等色;品种除炉、盒、盘、文房等器外,并出现宫廷陈设的桌椅、床榻、屏风等大型器皿。道光时期的珐琅器用黄、红、粉红做地色,做工精良、富丽华贵。清代掐丝珐琅除宫廷造办处御制外,清代末期北京民间作坊也很兴盛,并出现专营珐琅器商号。其中江苏扬州的王世雄有掐丝“珐琅王”之称。 画珐琅是在铜胎上绘画珐琅的复合工艺。产生于康熙年间,兴盛于乾隆,并发展到制作珐琅彩瓷。早期的画珐琅有细孔,色调较暗,后期釉料较薄,表面平滑,画风工整、花纹图案精美生动,色泽鲜艳。其工艺在器表先涂一层白珐琅,然后绘画施彩。器里则施以淡蓝色珐琅,器底挂白釉。雍正时期珐琅彩鼻烟壶最流行,多绘以人物、花卉、山水、鸟兽、楼阁,色彩艳丽。清代广东也是画珐琅的重要产地,相对于清宫造办处画珐琅工艺注重传统手法的宫廷样式,广州民间私家作坊的画珐琅则吸收了西洋画法,出现仿欧洲风格的造型,用西方的釉料,构图繁密,线条奔放,洋溢着欧洲西洋画色彩;并盛行锦地开光人物、花卉、山水风景等;釉色鲜艳并有玻璃质光泽感。
二看铜胎
珐琅器的铜胎主要有两种,其中最主要的一种铜胎是锻打铜胎。其工艺是先用陶泥塑出其型,分体翻制出各部位陶范(如瓶体是分两半,壶体另分盖、嘴、把等部分),以陶范再翻铸成低熔点合金铅锡凹凸套模。古人是将熟铜,锤打成相应厚的铜叶子,近代人是采用熟铜板烧红退火,将其夹在铅锡合金凸凹模具中,冲压出来。再将分体的冲压件烧焊为一体,打磨焊缝成胎形。故我们称为锻打铜胎。另一种铜胎是錾胎,铜胎由铸造烧焊成型的,而后胎内烫松香胶固定,减地起线法錾刻图案花纹,再点蓝、烧蓝、磨光、镀金。 此外,极少见的还有一种是铸胎器,该类器传世很少,且不可能成批的在世面出现。而像朋友的那几个高仿的新胎新釉的珐琅器,铸造时胎体厚且笨重。为了能将表面铸痔、砂眼等缺陷去除,需要扒去一层皮,打磨掉厚厚一层,表面才能光洁,以便于铜丝掐成图案粘于胎面,再点蓝、烧蓝。不否定这几件高仿珐琅器的是掐丝点蓝高手,丝工细腻流畅,烧蓝到位,咬蚀旧色逼真,口沿内壁、底足虽也磨光镀金,但仿制者却忽视了胎体内壁粗糙。因为一般珐琅器内壁,底足内一般要涂施浅蓝色薄釉,而该器腹内咬蚀呈古铜色,铸造的砂眼内还可以抠出白色石英砂粒,这就肯定这几件器物是新胎器。因此,如果知道珐琅器烧制原理就不难认定其为高仿器。 我国的失蜡法铸造始于春秋战国时期,铸造时的内芯外模壳都是陶泥培烧,脱蜡后才浇铸铜胎,铸制缺陷往往是器内残留有灰或砖红泥范,但不可能残留有石英粉。国外采用石英砂搞精密铸造工艺是在“二战”时期,从德国、俄国用于铸造飞机叶轮开始。我国的机械制造工业引进该技术是在建国以后,最早应用于文物复制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各地民间组织利用该技术在八十年代中到九十年代。这个期间做伪者大量用此技术仿制文物,仿制的古铜器曾一度泛滥,器物多粗制滥造。而上述两位朋友让笔者所见的珐琅器有可能就是这类的铜胎。 真正的珐琅器讲究胎薄平光,当前市面上的高仿珐琅器如果是锻打铜胎,则能达到胎薄体轻,须要小心对待;如遇是铸胎器,胎体厚重,拿在手中便知真伪,容易断定为伪器;此外还可以再从特征与包浆等处去观察,也可以识别出仿制品。
三看包浆
珐琅器在制作完成后,釉面有强烈的釉光感,镀金处呈黄亮色。但是珐琅器经过了百年的岁月,受到空气的氧化、辐射、灰尘等污染以及人为擦洗,加之终日爱不释手地把玩,珐琅器釉面光泽会逐渐变旧失亮,日积月累形成的皮壳,我们称之为包浆。根据笔者所处理过明清珐琅器的感觉对比,有年头的珐琅器都历经数百年沧桑,民国至今的珐琅器也有近百年的时间,釉面的旧色是由空气中的微尘和腐蚀物侵蚀及氧化作用,逐渐自然形成的。特别是鎏金地子的老器旧金色是熟黄色。所以,区别老珐琅器与高仿器的皮壳的新老要一看老光是否自然;二看包浆是否一体;三看手感有无生涩之感。新作珐琅器的釉面新光多用细砂纸或研磨砂、研磨膏揩磨,先研去贼光,再用酸与高锰酸钾、松香水等或其他混合溶液强化咬蚀处理。所咬蚀旧色比较容易辨别,仔细看上去,一是不正,因为化学药物与釉面蚀新反应是速成的,色泽不自然,用棉球蘸酒精、丙酮类溶剂易擦除,露出新釉光;二是不均匀,同一部位有明显的深浅不一,这是因为药物刷涂不均所致;三是手摸生涩,有的故意在耳、足等嵌物接缝处,残留污垢,特别是脏垢,如用指甲即可抠下。
四看款识
珐琅器的款不是随意而题的,都有一定的格式和规定。以上述几件珐琅器为例,三件炉底分别铸有减地阳文“大明宣德年制”、“大清康熙年制”、“大清乾隆年制”的楷体款识。仔细想想便可看出以上几件珐琅器款识的疑点,这些历来被视为稀世珍宝珐琅器,有着不同年号的款识,又都为宫廷御制品,在民间怎能同时出现在一起呢?再仔细看,款识标示也不对,御制款识字体书写都有一定的格式。比如山东某博物馆所藏的一蹄足圆鼎形珐琅香炉内施浅蓝色釉,腹底中心白地蓝色双方框内蓝色“雍正年制”竖双行楷书款;又如某皇家寺庙陈设的珐琅五供,其中双盘连座式烛台,底沿蓝色双龙纹长方框内施红色“雍正年制”横单行楷款;另一件长方鼎形炉内均饰浅蓝釉,底部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方印蓝款。此外,目前明代仅见到的官方纪年款识只有宣德、景泰、嘉靖、万历四朝,如遇到有其他纪年如成化、弘治年制的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藏家还可以从根据珐琅器的总体意境去辨别真伪珐琅器,老器的丝工细腻流畅,造型稳重古朴,色彩华丽,可谓金碧辉煌,而新仿者则不然。此外藏家要想更多地了解珐琅器的辨识,就应多去北京故宫、颐和圆等皇家殿堂去看看珐琅器,记清楚各时期的珐琅器的造型、纹饰、图案、釉色、款识特征,与市场中所见到的珐琅器相对比,就不难辨识老器与高仿器的区别。 |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