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竹是坚贞、高洁情操的象征。历代文人墨客对竹颇为青睐。晋代名士王子猷曾说:“不可一日无此君。”苏东坡更认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人们除了在诗词歌赋中咏竹外,文人们还常常将竹的形象诉诸笔墨,以寄托情思。 墨竹,是中国文人画中最为常见的题材。古代文人往往借墨竹“托物喻性”以竹子的高风亮节、虚心劲节、独立挺拔等自然属性,比拟象征士人崇尚的君子的人格道德。一代代文人,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中,借墨竹画抒怀寄意,借墨竹画彰显个性,正如苏轼为文同的墨竹画的题诗曰“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墨竹画,与中国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苏轼一生善好交游,在其交游圈中,文同是非常重要的一位,对苏轼的影响十分深刻。从苏轼与文同的诗词唱和中,在苏轼为文同题画诗中,足可见出二人情谊的深刻持久。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是苏轼的从表兄,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擅长画竹子,有“墨竹大师”之称。 开创文人墨竹画的文同曾登进士第,历任邓州、洋州等地知州。元丰初年,出知湖州(今浙江昊兴),未到任而死,后人称其为“文湖州”。 苏轼与文同的交谊源于苏轼的父亲苏洵。嘉佑五年(1060年),苏洵在京城任试校书郎,与文同共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苏轼在凤翔府任节度判官,初次与文同见面。苏轼在《黄州再祭文与可文》中回忆:“我官于岐,实始识君。广口秀眉,忠信而文。志气方刚,谈词如云。”苏轼与文与可相见,双方印象非常好,可以说是一见如故。“谈词如云”表现出两人的相见非常融洽,无话不说。从此,苏轼与文同开始了相知相惜的深厚情谊,这种情谊影响了苏轼的一生。元丰二年(1079年)文同去世后,苏轼仍不忘友人,在文同死后十几年的时间里,苏轼写了不少追忆文同的诗文,如《和文与可洋州园池三十首》、《文与可画赞》、《跋与可纡竹》等,可见苏轼对文同的情谊以及失去友人的怅惘。 文同爱竹,苏轼亦爱竹,这是他们深厚交谊的又一基础。文同以竹为师,以竹为友,“朝与竹乎为游,暮与竹乎为朋,饮食乎竹间,偃息乎竹阴。” 文同对竹情有独钟,不仅画竹,还咏竹,其诗篇中有三十几首对竹的风姿、品格、用途等进行了咏叹,竹几乎就是文同的自画像。正如苏轼所说,“与可所至,诗在口,竹在手。” 苏轼也爱竹。在苏轼有关文同的诗文中,几乎都涉及竹。如《石室先生画竹赞》、《文与可画赞》。随着文同的去世,苏轼与文同的这段深厚友谊被迫中止,但是苏轼对文同的情谊并没有终止,十几年之后,苏轼仍不忘回忆这位老友,在《文与可画 谷偃竹记》中:“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睹物思人,苏轼与文同的交谊深厚可见。 文同一生爱竹、画竹。其住处四周遍种青竹,朝夕观赏,所以文同画竹能形神兼备出神入化。文同曾作一幅 谷偃竹给苏轼看,并说“此竹数尺,而有万丈之势”。苏轼即写诗赞美文同之竹曰“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文同工竹,苏轼工石,他们又都爱画枯木,苏轼称它们为“三益之友”:竹寒而秀,木瘠而寿,石丑而文,是为三益之友。 苏轼在《书与可墨竹》中作了排列:“文与可有四绝:诗一,楚辞二,草书三,画四。”他在和林子中的一诗中写道:“君(指文与可)诗与楚辞,识者当有取。”他还认为文与可道德优于诗文,诗文优于书画。在《与可画墨竹屏风赞》中说:“与可之文,其德之糟粕;与可之诗,其文之毫末;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馀。”他甚至说,读到文与可的文章,“但欲焚笔砚耳”。意思是文同的文章写得太好了,以致自己不敢再动笔墨了。此言当为自谦。 文同画墨竹,遗貌取神,时人目为一绝。苏轼极为珍视这个老兄的绘画,认为文同所画墨竹“可谓得其情而尽其性矣”。 文同画了大量不施勾勒的墨竹画,或绘之于壁,或画之于绢与纸。可惜其传世作品不多,现存于世可确定为真品的墨竹图有如下几幅: 一、墨竹图轴。绢本,纵131.3、横91.5厘米。绘倒垂折枝竹一竿,密叶丛生,无名款。左上角钤“静闲口室”、“文同与可”二印。 二、墨竹单页。纸本,纵31、横48.3厘米,绘墨竹一竿,钦署“文同”。石渠宝澎初编着录。 以上两件,现在台湾。 三、苏轼枯木竹石、文同墨竹合卷。其中文同墨竹,编本,纵22.8、横50厘米。绘倒垂竹一梢,款署“与可,卷后附柯九思所临墨竹一枝,并题七绝一首:“熙宁己酉湖州笔,清事遗踪二百年。人说丹丘柯道者,独能挥翰继其传。”现在上海博物馆藏。 从其《墨竹图》来看,画面倒垂竹枝一梢,形态逼真,画法细腻写实。竹叶虽多而疏密得体,浓墨淡墨区分叶面向背,显得层次分明,生趣盎然,以造型为主兼顾笔墨情趣,力求神似而又不脱离形似。 文同的笔墨画,历史上评价甚高。《芥子园画传》之《竹谱》中在论及位置法时有这样的记载:“墨竹位置,干节枝叶四者,若不由规矩,徒费功夫,终不能成画……然古今作者虽多,得其门者或寡……其间纵有稍异常流,仅能尽美,至于尽善,良恐未瑕。独文湖州挺天纵之才,比生知之甚,笔如神助,妙合天成,驰骋于法度之中,逍遥于尘垢之外。”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赞他:“善画墨竹,富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疑风而动,不笋而成者也。”由此可见文同之竹的艺术境界之高。 苏轼在一首诗中对文与可画竹有过这样的描绘:“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疑神……”文与可关于画竹的理论,既强调“成竹于胸”,又强调“执笔熟视”,正象苏轼在诗中所描绘的那样,要凝神构思,这样才能达到“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的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文同的画对苏轼的文艺观影响很大。苏轼所赞同的“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的艺术见解,不单是指画竹,在文学创作上,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一文中,要求作家对客观事物要“了然于心”,写文章要像“行云流水”,做到自然奔放,不拘形式,“辞达而已矣”。他反对毫无内容的那种“雕虫篆刻”的文章,正像他批评世人画竹“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一样。 苏轼存世的画作很少,皆为墨竹、枯木、怪石。目前所能见到的有如下几幅: 一、《枯木怪石图》,现藏上海博物馆。画面有一卧石,上有一小丛竹,石根下向右伸出一株枯树,形似鹿角。 二、《潇湘竹石图》,现藏中国美术馆。绢本,墨笔,纵28厘米,横105.6厘米。画面中心是一巨石,石下附一小石相佐,石间生出两丛竹子,俯仰有姿,摇曳生风。卷尾有后人题跋。 三、《墨竹图》,不知藏处(广州艺术博物院藏有一幅)。此图只画竹,竹杆斜出,三组浓竹婆娑而下,疏密相间,竹叶肥厚宽大,与苏轼书风相一致,右下角题“东坡居士绍圣元年三月作(1094)”。这一年苏轼59岁,在定州任知州。 苏轼学习文同墨竹,是墨竹画派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成员,他自称是“湖州派”,从而又创造了“文湖州派”一语。文同画竹,不仅绘其形,而且写其魄,赋予竹以人格和精神。苏轼对文同的墨竹画赞叹有加,文同不少墨竹都经苏轼题赞,文画苏题,扩大了墨竹的影响。 随着文同的去世,苏轼与文同的这段深厚友谊被迫中止,但是苏轼对文同的情谊并没有终止,十几年之后,苏轼仍不忘回忆这位老友。对文同的去世,苏轼悲痛欲绝。苏轼在《祭文与可文》中回忆听到文同的讣告时的情景:“气噎悒而填胸,泪疾下而淋衣”,“夜不眠而坐喟,梦相从而惊觉,满茵席之濡泪”。在《文与可画 谷偃竹记》中:“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睹物思人,可见苏轼对文同的情谊以及失去友人的怅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