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徐建辉时,他的作品正送往厦门去参加一个展览,留在闽翠缘的大多是小巧而精致的砗磲雕。 在莆田,用砗磲雕刻的应该不多。砗磲其实就是海底的大贝壳。砗磲和珊瑚、珍珠、琥珀并列为西方四大有机宝石。在我国古代已被视为一种宝物,早在汉朝伏胜所著的《尚书大传》当中,便记载了一则关于周文王被商纣王囚于 里的地方,散宜生用砗磲大贝敬献纣王,赎回文王的故事。清代《会典》规定:二品官员上朝时佩戴的朝珠为砗磲的;六品官的顶子也为砗磲。由此看来古代能拥有砗磲的人,不是王公大臣,就是大德高僧,一般百姓很少能得到。 徐建辉用砗磲雕刻由来已久,他的砗磲作品《自在观音》被福建省工艺美术珍藏馆珍藏。今年,他还与海南砗磲研究协会、海南贝壳协会合作,挂牌成立莆田第一个砗磲研究基地、贝壳研究基地。 砗磲大多来自祖国的南海,因此对于砗磲,徐建辉别有一番感慨,他说,砗磲是祖国南海的馈赠,如果不好好地保护我们的南海,那么过些年,可能我们就看不到南海的馈赠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购买砗磲,一方面是为了欣赏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向守卫南海的渔民们进行致敬,感谢他们守卫我们的海疆。 谈到砗磲雕的发展前景,徐建辉也表现出了自己的忧心,“砗磲现在是越开采越少,每一个砗磲都是非常珍贵,在雕刻砗磲的过程中,我都会要求工匠们多加细心,因为一个不小心,可能我们就将南沙渔民辛辛苦苦采集到的砗磲毁掉了,因为这是我们祖国南海留给我们的珍宝,一定要好好守护才对。”目前,他正致力于利用南海的特色资源,打造具有南海特色的高端工艺品,使之成为宣传我国南海的名片。 其实,砗磲只是徐建辉雕刻的对象之一。与大多数莆田雕刻家一样,徐建辉也是学木雕出身,少年时他跟随黄文寿学习木雕,后又跟随陈天赐学习牙雕、玉雕。1995年,他又前往上海和广东揭阳学习和白玉、翡翠的雕刻工艺。1997年在广东省创办闽翠缘翡翠玉器加工厂。2008年应“莆商回归”的号召回莆创业。他说,少小离开家乡讨生活,创出一片天地后发现,家乡才是自己真正梦想开始的地方。 2013年,徐建辉与海峡职业中专学校联合成立玉雕实训基地,走上了校企合作之路。如今,徐建辉是闽翠缘实训基地的总指导员,从一个领域进入另一个领域工作,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一个挑战,怎样迎接这个挑战,实现创新的跨越?相信他会像守护祖国海疆的馈赠一样,守护祖国玉雕行业的后继之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