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国家级非遗现身艺博会
【发布日期:2016-05-05】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许伯英 杨美钦】
“首饰龙”引市民围观
在浙江展馆前,一只五彩斑斓、金光灿灿的4层龙船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不少市民拿手机与龙船合影,更有小孩骑上爸爸的脖子上去认真观看船上那栩栩如生的人物。 据创作者朱观富介绍,这条龙船名叫“首饰龙”,是汉族工艺美术珍品,起源于明朝末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一般长4.5米,高3米,宽2米,前有龙头,后有龙尾,龙身至少是由4层楼阁组成的。首饰龙这一汉族民间灯彩游艺活动除了当地老百姓用来娱乐外,还蕴涵着人们的美好祝愿。乐清首饰龙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据悉,首饰龙是依照鱼船结构,整个首架是以一条弧形木条做基础,上面用竹条和篾丝糊纸扎成一只龙船。前有龙头,在龙头口状部分,含珠垂须,作为龙的象征性标志,后有龙尾,中间“龙身”上有5-7层楼阁。上插各色小旗,每层左右和后方系复壁结构,内壁贴透光白纸,外壁贴淡绿色或五颜六色的细纹刻纸图案,当龙腹内点灯时,灯光映得四周刻纸奇彩纷呈,耀眼夺目。整只龙船饰有70多个制作精巧的亭台,在各层亭台中又配饰着近300个精彩的绸塑人物。组成80多出戏,内容大多取材与《三国演义》、《说岳全传》。 朱观富介绍说,在当地的元宵节,首饰龙必须排在巡游的第一位,之后才是其他表演项目,所以称之“首”,而首饰龙上装饰的部分非常多,所以才有“饰”字。“每逢元宵,各村的首饰龙就会带着巡游队伍,人们用手推车推着前行。我们通常会在龙身上安装200多个小灯泡,以及200多面小圆镜,传说这样可以赶走妖魔鬼怪。龙身里有供电装置,一通上电,首饰龙就变得金光灿灿,耀眼夺目”。
乐清“龙档”被国家艺术研究院收藏
在展馆内,一条由黄杨木雕刻而成的“龙档”活灵活现,200多个人物表情动作各异,让人看后不禁赞叹制作者的心灵手巧。 据龙档创作者黄北介绍,他们一家四代传承制作龙档,父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黄北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这条“龙档”是他与父亲一同完成的,从构思到创作历时6年,龙全长9米,共6档,高90多公分,人物200多个,展现了58个故事情节。“三英战吕布”、“红灯记”、“哪吒闹海”,这些来源于古典名着、戏曲等百姓喜闻乐见的人物形象被一一搬上了龙档。人物动作不一、表神各异,展现了创作者深厚的雕功。黄北说,由于是来参展,这条龙档是微型的,真正原型的龙档除档头档尾外,龙身10节,长35米、高1米8、大约700多个人物。 2006年乐清“龙档”被国家艺术研究院收藏。
|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