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情感
以茶修性,以武养魄
【发布日期:2014-07-25】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林爱玲 欧碧仙 文/图】


   

 

 

    7月21日,莆田南少林寺第二届禅武之旅大学生夏令营开营,来自全国44所高校138名大学生齐聚风景秀丽的九莲山麓上的南少林寺。本次活动从5月份开始征集营员,截至7月21日,主办方共收到来自福州大学、厦门大学、西南大学、中国民航大学、江西警察学校、悉尼大学等40多所大学189份报名表,最终符合条件的138位大学生从全国各地奔赴这场禅武之旅。
    整个禅武之旅夏令营以武入禅,以禅习武,体会大智大勇的武道精神,以期达到强体益道,调化习性,坚定意志,完善人格的效果;辅以品茗参禅,通过禅茶修心的切身体验,让学员感受远离世俗喧嚣纷扰,返璞归真,回归平常心、清净心,提升精神境界。
    据悉,莆田南少林寺基于禅茶文化创造了“去喝茶”品牌,秉承禅茶文化的至高心境,融合时尚茶生活的最新体验。“去喝茶”三字意味着去享受茶的清心境界,与“吃茶去”这一禅林法语有共同的机趣。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如何做到从喝茶中学会感悟?
    印慈法师和营员一起体验禅茶。清茗在前,首先要停止与外界的冲动对话,停歇我们内心世界的喋喋不休,身心得到安静,捧莲花杯于手心,用手去感温它的热度,再观察杯中的茶叶舒展着最自然的状态,鼻尖缓缓吸入热茶的气息,即有一股清香沁脾沁心;轻轻呷一口香茗,让茶水充盈口腔,从唇边、唇角至上颚、舌尖、下颚直引味蕾全部生动起来;微微闭目把香茗含在口中数秒,再将其轻咽入喉,直达胃部;回味香茗入化的整个过程,这一刻,你没有多余所想,没有活在别处,而是用当下的觉受与茶融为一体,培养当下的敏感度,以茶动心,不是内心的某种活跃躁动,也不是外物的好坏摆弄你的喜乐。
    有营员说:“法师,追随你品茗,仿佛这才是我第一次真正的喝茶,您问刚才经历什么现象,我只关注喝茶这件事,没有其他的想法。”法师赞。当你的心与正经历的事情在一起时,这就是进入禅修的开始,懂得用感观用心活在当下这一刻,那么这一口香茗就是禅茶非常好的启示。
    既然有禅茶,为什么不能有禅旅,游历五洲,饱览五湖四海、八方圣境,身的旅行亦是心的修行。同时不因茶有色、有香、有味,白水的无色无味,普通的一杯白水就没有禅意。
    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人人都想享“清福”,但“清福”意味着什么,并非人人懂得。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喝茶时心里能将琐事暂且放下。
   

 

    禅武是南少林的特色之一,禅为武之主,武为禅之用,少林僧人把习武当作是一种修行,在提倡“禅武合一”的少林寺,一直有着“禅武同源,禅拳不二”的说法,这是一个习武之人所追求的目的,也是中国武术高尚的地方。
    由于受到信息时代的影响,现在的年轻人们连锻炼的机会都少了,看到少林师傅们展现了精湛的武术都赞叹不已。下午四点许,营员们开始了禅武体验,热身活动后,营员们跟着师傅摆起了招式,从扎马步开始,到拳脚更迭的不同招式,新鲜感逐渐被身体的疲惫代替,但是停歇后的营员们都觉得身体有了活力,全身都得到舒展,感到了一种由内而外的舒展。
    来到禅武之旅的营员,天生都配备了一颗“武魂”的心。犹记得开营当日,看似静如无事可扰的男生女生,受访时无一不提到对于少林武术的崇拜与向往。只身背包远离上海滩的上海男孩童同学说,我为武术狂。当他帅气地背上行囊,月台上的风撩起他的衣摆,他没有在意,只一心奔赴少林,习一身武术,征战江湖。他兀自形容着一个人的禅武之旅,画面却充满了侠义,而背景就是英雄四起的江湖。还有一位娇小的女孩儿,她说,我为养性,也为少林功夫。亦动亦静,心如明月,身体矫健,这是她所追求的境界。不争一世界,争亦一世界,这是她从武术的一招一式里悟出的道理。
    据师傅介绍,少林功夫处处体现出节制、谦让、收敛的特点。其招法的设计组合都符合现代人体医学,从而体现了古来大德们的对人身特点精深研究,完全符合人体的运动规律。其动作招式讲究动静结合,快慢相依,阴阳平衡,刚柔相济,朴实大方,神形兼备南少林寺的武术以内功训练为根基,以神意训练为主旨,强调基手实战和劲力的运用,发劲招猛势快,倏忽突变,有“颤劲上身、诸劲俱得”的说法,外人绝难窥其门径,是现存难得的南少林实战秘技。如法修炼不但能使拳技渐达上乘,而且可以祛病延年,提高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对一切身体健康的人乃至亚健康状态的人、有各种慢性疾病的人都有良好作用。     


 后记:在这六天的寺院生活里,这群90后大学生们上交手机、电脑等通讯设备,着统一营服,三餐食素,戒受营规,在大学伊始、求学中途或将毕业乃至刚走出象牙塔之际,他们用身心与正经验的现象在一起,从各种情境中、从法师们的大德大言中,学会成长,习得生活的艺术,当他们返回日常的生活轨道时,这一周经历都将伴随每一天的生活点滴,或成为滋长生命的养分。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