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乌长:一世慈善不了情
【发布日期:2014-10-24】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林爱玲 文/图】
夕阳下,兴化湾畔鹅头村的海岸线景色美极了,滩涂上已填海完毕的运动场上,灌了水泥的篮球场上似乎能看到落满了孩子们运动嬉戏的余晖。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校门口,略带佝偻的脊背闪着大爱之光,慈祥的双眸老者的混沌里还透着一股坚毅的力量……
他年且九十,每天一大早步行10公里,从村头到村尾,哪里的路需要维修,哪里水管破了,哪户人家闹了口角,只要他知道了,只要有人找了,事无巨细,村里的事就都是他的事;他没有教过书,却是桃李遍天下,退休后的三十年岁月里,情牵教育,孩子们亲切地喊他“吴爷爷”,老师们称他为编外“老校长”,在秀屿区埭头镇的一个小渔村里,他的一步蹒跚却饱含满腔热血,为乡里乡亲、为公益、为教育,他奉献了毕生,创造了夕阳红的一曲佳话…… 满鬓银丝的吴乌长今年88岁,硬朗的身子骨能一口气爬上五楼,走进80年代由侨胞捐资兴建的鹅侨小学旧址,眼里依然饱含深情:“每间教室都是以捐款侨胞的名字来命名,已经快30年了,这里不能忘了他们。”1958年吴老开始在埭头供销社工作,直至1979年退休后,面对村里连像样的教学楼都没有的教学环境,吴老决心要发动人们改变家乡落后的教育面貌,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更何况是一个退休的老人,面对种种非议,吴老矢志不移,他迎难而上,走家串巷到处联系在家创业的,在外发展的,多方争取学校的建设资金。他的苦心和诚心终于感动了热心的侨胞。1985年,由侨胞捐资兴建的鹅侨小学奠基新建,并于当年投入使用,在当时,鹅桥小学是全县第二所拥有多层教学楼的小学,这样完备的教学楼至今都让吴老感到欣慰,更是给了他坚持不懈为教育奔走的动力。 2009年,在吴老的积极联络下,“吴建中教育基金会”成立,华侨吴建中每年将给鹅侨小学捐款10万元作为教育基金;2010年春节在“鹅头教育发展座谈”上,吴老将子女给的2万元压岁钱再次捐给学校教育基金,当天鹅侨爱心人士纷纷慷慨捐资,共收到25.3万元爱心款用于筹建鹅侨小学运动场首笔启动资金,在运动场填海改建期间,吴老每天天不亮就到施工现场,酷暑天没有一天落下。有一次还因为血压高摔倒,肋骨断了三根,即使如此吴老也不在乎,仅挂了三天的点滴又回到学校。今年暑假,新建造的鹅侨小学在进行地面改造工程,吴老顶着三伏天来现场监工,每天来学校看一看已经成为他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了。 吴老的子女都在外地发展,海外家族子孙数百人,他的慈善精神不断被传承,时常告诫孩子们“不抽烟、不喝酒认真办实事”。 7、8年前吴老身体还硬朗的时候会亲自去新加坡找企业家募捐,如今不能去太远地方,逢年过节,只要企业家一回乡,他都要第一时间去找他们反映村里、学校情况。他经常先天下之忧而忧地认为:“学校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善,运动场还有很大的资金漏洞,我现在一空下来就想怎么去筹集资金,就怕教育发展不起来。”为了不断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吴老磨破嘴皮,费尽心思,极力发动侨胞、社会乡贤,不辞劳苦去协调各方力量,他的爱心护教之举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多方赞誉。 吴乌长不仅一心为教育,他还关心乡里,修庙、建路、建骨灰坛……几乎村里的每一件大事都少不得他的辛苦付出,为了节约土地,吴老首先提议集中修建骨灰坛,村里有反对的声音,他一家一家去说,缺少资金他四方筹措。2013年占地4亩的骨灰坛修建完成并投入使用,节约了100亩土地;还有修村道遇到不理解或反对的村民,他也极尽耐心地去劝服;个别渔民违规电鱼,他也积极组织村民向上级反映情况;学校任课老师调走了,他多次跑到镇上中心校争取优先选派教师到岗……他的足迹遍布整个鹅头村,他的公益精神却早已超越了一个小渔村。 至今,吴老为公益筹集了超过500万的发展基金,电话充值卡打满了整个抽屉,在他的精神感召下,吴老的大女儿吴秀华也在鹅侨小学任教了20几年,她有时候也劝吴老:“你年纪大就不要这么累,学校有校长老师,你就不要操心那么多。”但是吴老每天想最多的依然还是:“村里、学校还有很多事要去做。”他的慈善精神也感召了鹅侨小学的历任校长,他们都以吴老为榜样,为学校丝毫不懈怠地工作,现任校长林国荣这样形容吴老:“实实在在为人着想,为村里、为学校、为孩子们,他的精神非常值得所有人敬佩!” 夕阳下,兴化湾畔鹅头村的海岸线景色美极了,滩涂上已填海完毕的运动场上,灌了水泥的篮球场上似乎能看到落满了孩子们运动嬉戏的余晖。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着校门口,略带佝偻的脊背闪着大爱之光,慈祥的双眸老者的混沌里还透着一股坚毅的力量……
|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