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情感
父爱是一本厚重的日记
【发布日期:2015-06-24】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欧碧仙】

  6月21日,父亲节。很多人说,母亲节或者父亲节里以刷屏之势泛滥的晒亲情不过是一场“带着仪式感的矫情”。即便如此,今年的父亲节,一部带着“地瓜腔”的莆田话微电影还是在朋友圈“霸屏”了——凭借着巨大的转发量,该影片单日光是在本土公众号“莆田通”上的转发播放量就达到了3万!加之其在其他视频传播平台的播放量,这部片长不超过20分钟的微电影,单日点击播放量突破了10万次!“我们每个人都疲于奔忙于各自的生活里,生活着的每一天都像在玩一场打怪兽的游戏。父母亲情是我们的能量补给,但我们常常羞于对他们道一句‘辛苦了’、说一句‘爱你们’。但我相信,每一颗感恩的心都是真挚的。所以,幸好有这些节日和这些以爱之名演绎真情的影片,让我们可以理所当然地在这一天对我们的父母说一句:辛苦了!我爱您!”这是一位网友转发该影片时写下的评论。而该影片的导演周飘也说:“时下的年轻人忙于事业或者学业,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特别是与父亲联系、沟通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忽视过当下父母的感受。所以,我相信,《爸爸的日记》这部微电影能够引起很多年轻人的心灵共鸣!”

 


父爱是一本厚重的日记


  有人说,父爱是深沉的。他们总是不懂如何表达情感。所以,在《爸爸的日记》这部微电影中,已故的父亲留下的日记,成为了留洋归来的儿子读懂父爱的窗口。日记里写下的是父亲生命里的最后一段时光,也是一位父亲对于独子不曾说出口的爱与成全。
  通过父亲留下的日记本,儿子回忆起了父亲一生中为他所做的种种事情:送他留学、筹备婚事、隐瞒病情……父亲的成全,成就了儿子事业与家庭的圆满。然而,“子欲养而亲不待”注定是亲子关系里最大的遗憾。在父亲生命的最后时光,因为种种原因,儿子未能侍奉床前,遗憾错过那最后一程的陪伴……整部影片以片段式的“闪回”,使一幕幕看似独立,却又连贯成一本深沉而厚重的父爱日记,“读”来,让人不禁想立即回家,拥抱自己的父亲。
  影片剧本的创意和创作都来自于一个叫做“莆田通”的本土公众号平台。“莆田通”的老板是一位真正的留学英国的博士。或许距离才更能够丈量情感的深度。所以,对于父爱,他读得更深更透。于是,今年父亲节前夕,他与兄长一起,共同完成了《爸爸的日记》这部公益题材微电影从剧本创作到寻找团队拍摄以及投放的全部过程。

 


立足本土的导演很“任性”


  在影片中,除了儿子“阿鸣”的口白部分和父亲“老陈”口述自己的日记是普通话外,其余对白全部采用莆田话。这对于看惯了普通话对白的年轻人来说,既新奇又自带好感。“说实话,看到第5分钟,我已经全身都起了鸡皮疙瘩。一半是因为莆田话对白的地域性代入感,一半是因为剧情。”这是一位网友对于《爸爸的日记》的评价。他说,本土方言的演绎,更容易让人有代入感,也更容易产生共鸣和引发思考。
  当然,这也正是影片的导演周飘以及一干主创拍摄《爸爸的日记》的目的。周飘算是莆田当地较早开始拍摄莆田话微电影的导演之一,《爸爸的日记》是他的第4部莆田话微电影。“我一直没有放弃过做本土文化,这是我从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后一直坚持的梦想。坚持本土文化,发扬本土文化,我总是相信,这份坚持是有意义的!”幸运的是,周飘的“固执”,总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这不,“莆田通”策划了《爸爸的日记》这项公益微电影拍摄项目,首先想到的“合伙人”就是周飘。
  《爸爸的日记》的演员组成其实很简单,父亲、母亲、儿子、儿媳、父亲的老友以及一位医生。所有的演员都是土生土长的莆田人,因此都自带纯正的“地瓜腔”。有趣的是,除了儿子“阿鸣”曾经“触电”过,其余演员全是“临阵磨枪”——首次触电。“影片中的父亲、母亲是我们从老年大学找来的。没想到他们的表演非常到位,这也让我们的拍摄异常的顺利。”优秀的团队,加上有悟性的演员,以及用熟悉的语言演绎对白,这让《爸爸的日记》这部影片从开拍到关机,只用了不到3天的时间!

 


“就地取材”是优势也是局限


  跳开文化的范畴,近年来,城镇化的进程加快,让许多家长开始担忧:我家的孩子竟然不会说更别提听懂和理解方言以及本土的民俗了。可喜的是,如今,保护方言和本土文化的呼声愈发高涨,不少地方台也开始举办方言类节目,在保护本土语种的过程中,也将本土的传统民俗文化发扬光大。而周飘和他的团队也正是这一股力量军中的一个小分队。
  周飘打趣称自己的团队是“非正统军”,没有所谓的官方平台,那么,他们就以手机端的网络为主,“现在能够达到人手一部的也只有手机了。所以我们就是要专攻这个平台,让莆田本土的网友和手机用户通过手机就可以看到我们本土的文化、观看莆田的故事。”周飘说,以《爸爸的日记》为例,父亲节首映当天,很多手机端视频平台都转播了该影片,当日光是“莆田通”平台上的转播量就达到了3万,加上很多别的平台,累计该影片单日拥有超过10万次的转播和点击量。而随后几天以来,《爸爸的日记》的点击量更是直逼50万次!“这个数字说明,莆田本土的网友和手机用户,尤其是年轻人这支主力军,基本都能看到我们所带来的莆田文化和莆田故事,那么,我们创作《爸爸的日记》这部公益题材电影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不过,带有地域性的文化在本土传播算是“找对了土壤”,但对外传播,则通常会遭遇“水土不服”的尴尬。对此,周飘也表示,传播和发扬地域性的文化,在本土具有绝对的传播优势,但同时在对外的文化输出上也存在局限性。好在,有越来越多的“周飘”仍然不抛弃不放弃地走在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和传统民俗的道路上,并且愿意以解惑和求知的态度,孜孜不倦地探索打破地域局限的互通方式。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