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娘"难寻 莆田刺绣盼回春
【发布日期:2016-09-21】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欧碧仙 实习生 郑妤婧 文/图】
一个简易木架子上,四根木头框将一块黄色绸布撑平,捻着绣花针的手在绸布上下飞针走线,不多会儿,一个龙形图案就已初具雏形……多次寻访“绣娘”而不得,昨日再次走入古街,却是一下子找到两位“绣娘”。古街的上午少有人来,53岁的“绣娘”阿琴和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姐正是需要这一份静谧。端坐在各自绣花店里的绣床前,两位“绣娘”不约而同地绣着神像衣服,她们的手上长满了茧子,针法却十分细致飞快,令人目不暇接。“现在没有以前绣得精细了,也很少人定制那样精细的手工绣品了。”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姐以此为由拒绝接受采访。莆田的刺绣日渐没落,在大姐心里,如今她的绣工也早已不足代表自己的黄金时代。 在苏、蜀、湘、粤四大名绣的盛名之下,莆田刺绣也曾声名在外并远销海外。旧时,出自莆田民间的精美刺绣衣物是大户人家青睐的奢侈品,寻常百姓家遇生子、婚嫁、寿宴时也会添置一些精美、喜庆的绣品。针线活出色的“绣娘”是大家争先的对象。古时姑娘们被要求精通“女红”,刺绣、手工个个都是信手拈来。饶是几十年前,同村同乡未出阁的姑娘们也是三五成群地结伴学习刺绣,自个儿婚嫁、生子时的喜庆绣品不少还是出自自己的一双巧手。在莆田,民间刺绣也曾蔚然成风。但如今,除了在戏剧舞台和祭祀仪式上能看到刺绣外,生活中已经基本看不到刺绣的影子,“绣娘”更是难寻。 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姐是她所工作的绣花店里的唯一一位“绣娘”。问起老板会不会刺绣,老板说:“机绣早就替代了手工绣,我已经好多年没再拿绣花针了。”店里有一台电动绣花机,一件神像服装,机绣两三天便能完成;纯手工绣的话,则需要花上小半个月。 阿琴是婚后开始跟着丈夫学刺绣,如今和丈夫一起各自守着一家绣花店。阿琴说,婆家是一个刺绣世家,从祖父母辈就开始招纳“绣娘”,做刺绣生意。鼎盛时店里曾有30多位“绣娘”,而如今,只有10多位“绣娘”还帮着他们一起赶制手工绣订单。 一件好的绣品需要多年的经验,一个好的“绣娘”做绣活不会很费眼,也不用盯着,只需瞥一下就知道位置。这是多年练就的拿针感觉,但对初学的人来说是最难的,对年轻人来说更难。阿琴的两个孩子从小耳濡目染,也都继承了这门祖传的刺绣手艺。不过,阿琴说,年轻人有自己更为喜欢的事业和生活,坐不住,也耐不住长时间的飞针走线,根本不愿意学精,更不愿意做“绣娘”,只说等老来再把刺绣当作打发时间的一门手艺。 “莆田基本没人买纯手工精细绣品了,只有莆仙戏的戏服、神像服装和祭祀时用的桌裙、八仙彩等还用纯手工绣。”涵江保尾街也是绣品一条街,常常能接到一些来自台湾、东南亚和其他地方宫庙的绣品订单。不过,一些绣花店的老板说,这些绣品多是半机绣半手工的,“因为纯手工绣太贵了。机绣的价格和纯手工绣会差一半以上。” 手工绣具有艺术价值,精美的纯手工绣品也价值不菲,在高端市场上,精美的纯手工绣品存在很大的需求空间。不过,不少绣花店的老板却认为,莆田手工绣的发展市场存在局限性,很多人比较熟悉的还是苏、蜀、湘、粤四大名绣。加之机械化的冲击,精细化已经越来越被忽视。同时,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学或学了不愿意坚持。这些历史和现实问题,无不令他们担忧:“莆田刺绣日益没落了,走精细产业化道路很难,传承更难……” |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