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截瘫妈妈吴世梅:巧手编织人生梦
【发布日期:2017-03-08】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欧碧仙 文/图】


今天是3月8日“妇女节”,有人也称之为“女王节”,或者“女神节”。女人如花。我们见过太多如花美眷,在阳光下奔跑,在时光里灿烂。我们不常看到的却是,那些“折翼的天使”,即使面对命运的不公,依然用坚强为自己的人生插上翅膀,用努力和汗水浇灌梦想的花朵。35岁的高位截瘫妈妈吴世梅,就是这样一位励志的“折翼天使”。即使从不缺少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与帮助,她却一直努力通过自己的双手,一点一滴筑起未来生活的希望。3月的天,春风十里,不及她的笑容灿烂。 因为一场手术意外,当时年仅18岁的吴世梅变成了高位截瘫的残疾人,只有胸部以上可以活动。丈夫时常不在家,年迈的公公婆婆又难以照顾自己,常年卧床的吴世梅,身体几度长出了多处褥疮溃烂。2015年5月,因重度贫血休克家中,吴世梅被送到医院抢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她筹集了治疗费用,这才挽回了她的生命。今年春节前,爱心志愿者们开始着手帮助吴世梅改造她在婆家所住的铁皮屋,改造完成后,即使她一个人生活,也能完全自理且相当便捷、安全。在改造完成前,吴世梅被父母接回家里暂住。 3月2日,连日阴雨降温天气后的首个晴好天气,阳光恰恰好。在经常为吴世梅无偿按摩推拿的盲人志愿者党伟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吴世梅位于黄石镇惠下村的娘家。在一楼的一个里间,就着床头一盏台灯的光线,吴世梅平卧在床,双手却没闲着,几个装着珠子的小盒子放置在胸前,一根鱼线来回穿梭,一朵手工串珠而成的斋菜花就已初现雏形。在床头的一张板凳上,一只透明塑料袋里装着她这一天的劳动成果,数了数,大大小小的斋菜花有近20朵。解下缠在手指上的厚厚的防护套,吴世梅说:“做串珠打结固定需要花大力气,鱼线常常会勒得手指生疼,所以做久了,就要缠上防护套。” 父母身体不好,无法将她抱到轮椅上推出去,所以,更多时候,她只能独自在家,视线所及,也不过是那间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当天,志愿者将她抱到院子里晒太阳,见到久违的蓝天、白云和阳光,吹着许久未再拂过脸庞的春风,吴世梅笑得像个孩子,久居室内的苍白脸上,也渐渐泛起了红晕。 晒了一会儿太阳,吴世梅就又开始不得闲地提出想继续做她的手工串珠。帮她将串珠材料放到身侧,她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与我们说着话。吴世梅说,她的医药费是一笔长期而高昂的费用,虽然社会各界给予了她很多帮助,但她还是希望自己可以像那些身残志坚的残疾人一样,通过自己的双手,至少先解决一家人的吃饭问题,尽量为社会减少负担。 着手做手工串珠,是从2015年开始的。近两年来,通过网购串珠材料、观摩网上串珠视频教学等方式,吴世梅逐渐摸索和学会了各种手工串珠作品。如今,她不仅会做简单的斋菜花,手工纸巾盒、水果盘、小金鱼等家居装饰品也都不在话下。不过,由于她久居不出,家人又不知该往何处推销,她的手工串珠在销售上并不尽如人意。眼下主要的销售方式还是一些爱心志愿者来看望她时,帮她推销。或者偶尔有人通过爱心志愿者的分享,向她预订,等她完成了,再由志愿者来取或由母亲送到对方手上。可通过这些方式销售出去的量毕竟还是少数。所以,虽然她每天不停地做着手工串珠,也只能换取微薄的生活费。 难得的是,吴世梅却依然十分乐观。就连一同前往的志愿者都忍不住一直夸着“若不是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何以支撑世梅还能笑得出来”。吴世梅却一直笑着说:“可能我就是个没心没肺的傻姑娘,有这么多人帮助我,我的双手也还能劳作,生活终归还是会有希望的。” 临走前,吴世梅的父母还未回来,志愿者又将她抱回到屋里,躺在床上的吴世梅扬起标志性的温暖笑容,告诉记者,再过几天,她就会回到位于涵江白塘小学对面的铁皮屋。那间经过爱心志愿者改造后的房间,将告别从前昏暗、杂乱的样子,那里有她的孩子在等她,也会有光明的未来会到来。她会在那间房子里努力学会自理,也会在那里继续做手工串珠。她乐观地相信,明天一定会更好!而这,也正是我们对她的希望与祝福。 |
莆田市红十字生命接力志愿服务队:表彰先进 共话生命接力新征程
湄洲岛今年接待游客量较去年提前9天突破百万人次
国家安全 人人有责
巅峰对决 “智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