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情感
良辰当五日 端阳品粽香
【发布日期:2017-05-24】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欧碧仙 文/图】

 

    又是一年粽叶飘香,端午节,款款而至。在莆田,端午节叫做“五日祭”。即广义上的莆田端午节,从农历五月初一到五月初五,一连过五日。狭义上的莆田端午节又与传统端午节无异,就在五月初五这一天。莆田民间一直流传着关于莆田端午节习俗的顺口溜:“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爬龙船”;有的乡村也说成是:“初一糕,初二桃,初三螺,初四艾,初五吃一天,初六嘴空空”。总之,大同小异,却足见莆田端午节习俗的内涵丰富。

  莆田端午节习俗多与莆田盛产的物种相关。如莆田自古即为鱼米之乡,故百姓喜欢吃“糕”;又如莆田地处沿海,盛产麦螺,所以端午节有吃螺的习俗。除此外,就像中秋吃月饼、元宵吃汤圆一样,莆田人过端午节,也少不了吃粽子这项传统的基本习俗。每逢端午节前半个多月,超市里、市场上、百姓家,粽子们就成了主角,蜜饯粽、水晶粽、板栗粽、火腿粽、蛋黄棕……地处南方的莆田,以包容之态,消融了南北的甜咸粽子之争。而当目光略过那些精美的包装,街头巷尾的原味粽香,是民间巧妇带着端午记忆,还原的简单质朴原生态;是天真孩童捡起传统文化,串起的传承责任不可忘。


  民间巧妇留住传统味道


  大约距离端午节还有10天左右,民间巧妇们就开始将重心放到做粽子上来。居家的巧妇们自己动手做一部分蜜饯粽子和一部分肉粽,主要是自己吃,也有少部分送给亲戚邻居。一些能干的巧手阿姨们,会被市场上的摊贩临时请了去,端坐在摊子前现场包粽子,现包现卖,馅料一目了然,手法干脆利落,往来街坊很容易就被吸引了过去,先是围观、赞叹一阵,末了再买甜咸粽子各几个,欢欢喜喜回家去。
  “我啊,一年要包几百斤的粽子。这手法和速度,就是这样练出来的。”临时被相熟的朋友预约了几日“档期”,帮着在观桥市场现场制作粽子的阿姨,完成一只粽子,大约不会超过30秒——将一片粽叶对折或用两片粽叶“背靠背”,头尾互叠,既方便折又美观,做成上宽下尖的形状,先放糯米、加入腌制好的五花肉,再用糯米覆盖,这是肉粽;加入花生蜜饯,即成蜜饯粽;加入蛋黄,便是蛋黄粽……然后收叶,用事先固定好的线捆扎,一只粽子完成。“大江南北、五花八门的粽子品种,就是这样做出来的。无论包装多精美,也离不了这几道手工程序。”阿姨说话间也耽误不了手上的活儿。速度快、形状好,引得街坊聚拢围观。
  做好的粽子可以现卖,也可以让摊主帮着煮熟了再买回去。本地粽子做出来后,一般放到大锅里用水煮2-3个小时,待到软化后才收起。“用高压锅煮也可以,不过软度不好把握。不容易煮出本地粽子里那股让人留恋的味道。”摊主说着,摊位旁大锅里的粽子正好可以起锅,清香四溢,恰是记忆里令人留恋的味道。


  天真孩童体验粽情飘香


  “民间传说屈原投江后,百姓怕水中蛟龙水兽去咬屈大夫的身体,纷纷做成粽子丢进江里,希望能将水中蛟龙水兽虾蟹喂饱,以间接保护屈大夫的肉身。后来,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粽子……”粽子作为端午节的重要标志和习俗文化载体,喜欢吃的人不少,懂得“粽子文化”和制作方法的人却不多。而关于端午节文化和习俗,也难逃逐渐被淡忘和简化的趋势。留住记忆,传承文化,是一代一代人不懈坚持的努力。
  5月21日,在市群众艺术馆举行了一场公益艺术体验活动,在这场名为“浓情粽意”的粽子DIY活动中,大人们竭尽所能带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亲手制作粽子的体验,更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大人们卖力解说端午节文化、介绍粽子制作的基本方法、现场指导DIY粽子……孩子们欣然听讲、选粽叶、装糯米、扎线……关于传承的意义,大抵就是手把手一起将端午节文化亲手融进自己制作的粽子里,让每一颗飘香的粽子,都包裹着亲手制作的乐趣,以及对端午节传统习俗的认知和记忆。

相关链接
莆田端午节习俗知多少

  莆田端午节习俗内涵丰富,且时间跨度长。除了民间所传顺口溜中提到的习俗外,民间还有不少端午节习俗也颇有意思:
  1、插艾:在莆田民间关于端午节习俗的顺口溜中,提到了“初四艾”,即在五月初四这天,人们会将艾蒿插于门眉上。艾,又名艾蒿,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据说也是最早的“卫生节”。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可以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2、洗“午时水”:农历五月初五这日,家家户户用“午时草”煮成“午时水”给孩子沐浴。所谓“午时草”,古时实为五味益身的青草药合成,叫“五味草”。人们通常将应时的五种青草捆在一起,放在锅里与鸭蛋、豆荚、大蒜等一起煮水,烧煮出来的水称为“午时水”。
  3、穿新衣:端午节前,大人们即为家中孩子备好了新衣,农历五月初五,孩子们用“午时水”沐浴后,欢欢喜喜换上新衣。
  4、吃“午时蛋”:农历五月初五,大人小孩吃经“午时草”煮过的“午时蛋”,吃后可以怯病、驱邪、增强体质,防止因夏季雷阵雨淋湿而得病。
  5、挂“午时蛋”:在莆田民间,大人们会用五色线编成小网袋,在五月初五这天,装上几个“午时蛋”挂在孩子胸前。孩子们常常会互相比对谁的网袋更为漂亮,谁的网袋里装的蛋更多。还会经常拿“午时蛋”对敲,比比看谁的蛋壳更为坚硬。
  6、佩香囊:佩香囊习俗如今已不多见。端午节给孩子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臭丸,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7、涂雄黄:在孩子的肚脐、耳朵上常常抹上雄黄粉以避毒。此举正如现如今大人们常常为孩子们擦上一些驱蚊油。
  8、燃蚊香:每间屋内点上蚊香可以同时驱除蚊、蝇、蟑螂。古时没有蚊香、杀虫剂、驱蚊药等,人们就用烧艾草这一妙方驱蚊。
  9、赛龙舟:关于端午节赛龙舟的民间传说,一说是借划龙舟追赶拯救投江的屈原;二是说为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肉身。如今,赛龙舟已经演变为一种民间水上健身竞技活动。在水乡莆田,端午节赛龙舟风气兴盛,且时间跨度长,乃民间一大盛事。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