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读:守望与“健”行 七十载韶华如歌
【发布日期:2017-11-29】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林爱玲 文/图】
他不仅知道黄石镇上非遗项目历史最久的是哪个,还了解哪位传承人的技艺如何,清楚全镇文物、遗址分布,散落民间的历史传说桩桩了然于心……个头不高但精神矍铄,双鬓斑白戴着眼镜的林文读谈起非遗保护侃侃而谈。
今年72岁的林文读,是莆田荔城黄石镇老体协主席,同时还是黄石文庙文管处主任,认真开展文庙的保护工作,悉心整理流传已久的非遗遗珠,组织起草申报材料。在他的推动下,荔城区成功申报上2个国家级、多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世纪90年代起,林文读担任黄石居委会主任,分管文体活动。世代从医的林文读,深知健身运动对于老年人的必要性,二十余载,组织全镇积极锻炼各种体育项目,在全镇30多个村居开展义务培训,掀起全镇健身高潮。最美村居干部林文读,把夕阳余热散播红透天。
民俗文化的守望者
一个镇拥有两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多项省级非遗项目,这在全国都属罕见。黄石镇文化底蕴丰富,民间艺术众多。惠洋十音、沟边九鲤舞、江东红桔塔、江东木偶戏、西洪兴化米粉……这些闪亮亮的名字都出自黄石镇,让这个千年古镇历久弥新散发悠悠岁岁馨香聊慰乡愁。 全国仅有三处的县级以下孔庙,黄石就占有一处,步入位于黄石镇旧街道中段文庙,古色古香的庙宇,木房黑瓦飞檐,主殿大成殿已有千年历史,泮桥和泮池保存完好,殿内两翼的廊庑至今也保存良好,两米高的孔子像儒雅入人心。黄石镇小学毗邻文庙,朗朗读书声伴着浓浓的书香卷气,让人思绪安宁。担任文庙文管处主任的林文读既承担着积极促进文庙的保护、修缮一部分工作,也在这里完成一次次黄石镇非遗保护工作。 镇上的非遗项目传承人,72岁的林文读都能一个个详尽地向记者做介绍,这是因为背后他为申报非遗项目做了很多文字材料,一沓沓项目申报书,都是他通过走访乡里乡民、拜访学究、查阅资料后整理而得。林文读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2005年,他参与组织黄石惠洋十音、沟边九鲤灯舞申报省级“非遗”项目。申报“非遗”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适逢镇政府财政困难,无法下发资金,林文读权衡再三最后决定:“不管怎样,一定要让荔城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不这么做,怎么对得起先辈留传至今的文化瑰宝。” 为此,林文读自己先垫付了申报所需光盘制作等经费,并且开始收集、编辑惠洋十音等资料。收集材料的几个月内,林文读一有空就下乡,近身与当地老艺人攀谈。经过多次改稿、定稿之后,林文读终于交齐了“非遗”申报所需的材料。 林文读收集、编辑申报成功国家级“非遗”惠洋十音、沟边九鲤灯舞及省级“非遗”澄云高跷,并在全国非遗普查中在全镇收集了三千多篇“非遗”资料,极大地提高了荔城文化知名度,并留住了荔城文化的精髓。 “很多非遗项目它是属于民间活动,需要在大众里开展活动去推广,比如九鲤舞、傩舞需要给演员培训、置办服装道具、必要时候还要给演出人员生活补贴,目前很多时候因为经费不足,无法开展相关培训工作,也影响活次数。” 面对非遗项目的传承难题,林文读向记者坦言目前遇到资金困难,同时也正面临着更严峻的传承人的断代问题,“像踩高跷这种老人上去就危险,须是中青年人来,但传承人一年年老去,年轻人不感兴趣就不想去学,一代代技艺能接下来的就越来越少了。” 同时,随着城镇化建设,一些文物的破坏也让林文读忧心忡忡。“全镇各种社、庙、寺、祠、书院、宫等近600处,一部分有价值的文物得不到及时保护相继倒塌,还有的因为涉及到地方拆迁导致申报困难,很可惜。” 为了让这些文物得到妥善的保护,并配置必要的安防,林文读多次致力这些文物的维护工作,直到今天,现有的这些文物都没出现过什么重大安全隐患。 2012年,导演、省电影家协会理事赵振国拍摄在莆举办的亚洲体操锦标赛官方宣传片《The city Putian》时,为展示莆田方方面面,寻找莆田民俗文化时,他以“民俗文化的守望者”这样形容林文读。
推动全民运动的“健”行者
出生于中医世家的林文读,至今还是一家诊所的老中医,守护着一方乡民的身体健康,四处奔忙的林文读,今年已经72岁了,在他身上看不出龙钟老态,这和他长期参加体育运动分不开。上世纪90年代,林文读担任黄石居委会主任,分管文体活动。肩负此责,又身为一名医生,林文读深知健身运动对于老年人的必要性。可是,农村远离城市,也远离新潮的健身活动和健身观念。在不得不面对“无处请教师”的尴尬局面下,林文读自己买了一套太极书籍,一招一式研究,直至学透学精,之后寻了一批老年人进行义务教授。 2000年,退休后的林文读在黄石镇党委干部的热情邀请下,义务扛起了黄石镇老体协主席的担子。为铺开全镇的老年文体活动,林文读建立镇老体协老年健身辅导站,举办各种类型的文体培训班,在全镇中开展义务培训,掀起全民健身高潮。黄石镇每个村落都住着很多留守老人,他们孤单且无聊着,自我健身意识尤其淡薄。要想在农村中开展好健身运动,林文读首先得想办法打开一个村庄封闭的思想。他组建一支拥有10多名队员的健身辅导站,并带领他们走村入户宣讲农田“运动”和健身运动的区别。在他的努力宣讲下,该镇村民慢慢认识到了健身的重要性。至今林文读实地义务培训的足迹已经遍布20多个村。如今,无论在镇上还是乡村,大大小小的广场上,总会看到或是挥剑舞拳,或是翩翩起舞,或是安静对弈的“银发一族”,他们的脸上绽放着快乐的笑容。 10多年来,林文读以身作则,仅他本人就传授各种健身项目20多项。他精心组织本镇体育健身项目参与镇、区、市、省各级展示活动,健身舞、柔力球、象棋等比赛均获佳绩。在第九届省老健会上,黄石镇老体协柔力球代表队更是代表莆田市老体协参加柔力球套路表演比赛,并一举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他还把非遗技艺结合在体育里,时常组织文化下乡,把传统技艺培训给下一代。远赴福州、上海、广东陆丰、深圳、贵州、澳门等地文化交流,把特色的文化艺术如组织镇老年器乐队去省里参加比赛,把十音八乐传播更深远。2015年8月,在荔城区38个参与评选的村居干部中,林文读高票当选该区首届“最美村居干部”荣誉称号。
后记: 这一两年林文读也学会用微信,每次有活动、比赛都发在朋友圈里,大家纷纷为他一颗夕阳红不老心点赞。在林文读的小诊所里,一个堆满各种文件的案台上有一台他使用多年的台式电脑,这里放着他梳理的各类文档,既有众多非遗项目的文字材料、影音资料,也有他积极带领村民健身、参赛的精彩瞬间……小小的一间诊所承载着林文读十几年费心耕耘的韶华,既是他对传统文化的不懈守望,也是古稀老人老当益壮对酒当歌的鲜活眷恋。
|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