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情感
着汉服、承古礼、诵诗书
莆阳书院暑假国学飘香
【发布日期:2017-06-14】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林爱玲 文/图】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郎朗读书声从寂静的莆阳书院内传出,韵律优美富有节奏感的古文在童声映衬下,书院仿若一时穿越。推门而入,满屋少年身穿淡青色汉服,正聚精会神跟着老师读荀子的《劝学》一文,这里是莆阳书院暑假国学班开班典礼。40余名少年作为书院首次正式穿着汉服学习古文的孩子,将在这里度过一个十分有意义的暑假。
  初来书院的孩子们大多数是第一次穿上汉服,主讲老师张翔教孩子们如何整冠、正颜、并向孔子像行拜师礼。“如何拜师礼?你们面前的孔子,伟大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给大家做了很好的示范。”三拜先贤后,转身集体南向壶山鞠躬,感谢山水钟灵庇佑。整个过程正式庄重,孩子们深受氛围感染,在齐声诵读《荀子·劝学篇》片段、横渠四句时,带着孩童稚气与正气交织的一股童趣,沉浸在浓浓古风中,不忍打破。
  “虽然还不懂书里什么意思,但是穿着汉服念古文,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念小学二年级的蓝俊杰是第一次参加国学班,被这种独特的授课吸引。还有来自西洪小学的李悦、李俊豪姐弟俩一起上国学课,正在读六年级的姐姐李悦说:“我们课文里已经有古文了,我听说以后初中、高中都要学大量古文,所以我就让妈妈报名参加这个活动,感觉挺不错的。”
  “汉服班就得有个开班礼,穿汉服承古礼是最适合的。通过汉服着装,展示中华传统服饰魅力,通过拜师礼仪,展示传统礼乐精神;通过壶山传说,展示地方文化特色;通过劝学吟诵,强调向学风貌;通过横渠四句,强调责任担当;通过庄重仪式,感受氛围,直指人心,连通古今。” 莆阳书院副院长张翔说。
  暑期,这些孩子将在莆阳书院里学习《三字经》中的古人风范、《龙文鞭影》里的高山仰止、《论语》里的君子之风、《声律启蒙》中的美学初衷、人文莆田中的先辈遗风、《八德须知》中的传统美德等等。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