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情感
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
90后武学奇才峨眉山下再折桂
【发布日期:2017-11-22】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林爱玲 文/图】

  

    金牌:拳无虚落 载誉归来

    黄岩又拿了两块金牌,而这次他连说了几个词语:“胸有成竹,游刃有余,毫无压力。”第七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11月7日在四川峨眉山举办,来自全世界57个国家和地区3000多名武林高手济济一堂,在峨眉山下以武会友,共赴盛会切磋武艺。
  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每两年举办一届,已成功举办6届,是目前世界武术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大型体育盛会,被誉为“武术界的奥运会”。代表着莆田荔城区武术协会的黄岩作为莆田市唯一一名运动员参加了这次锦标赛,拳头、刀、枪、剑、棒齐亮相的武台上,气定神闲的黄岩练起了他那套独步武林的形意咏春拳,快如闪电、准犹鹰隼、遒劲似鼎,让人目不暇接;随后他又在刀术项目上耍起一套威风八面的五虎夺魂刀,招招带劲,震煞全场。
  毫无悬念,两枚金牌实至名归地被黄岩收入囊中,24岁的黄岩再一次用一身真功夫证明,他就是武侠小说里常提的——天生的练武奇才。习武之人大多行事磊落、性格直爽,武台上飒爽英姿的黄岩,聊起自己的功夫也底气十足:“因为清楚自己的实力,所以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拳无虚发的黄岩,继2015年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东亚武术交流大会三夺形意拳、形意棍和武功绝技三项绝技金牌后,再次实力摘冠,不得不让人再次叹服“莆田阿里糕大盖练!”
  真功夫:实战出真技

    距离本报2015年6月17日刊登《90后形意拳嫡传人三夺桂冠 身怀绝技“震武林”》的报道后的两年时间,黄岩的武林地位又大大的提升了。
  如今,他不仅是莆田荔城区武术协会会长、莆田形意咏春会馆馆长,更是被武林届认可的青年翘楚。两年时间里,他被授予中华传统武术联盟副主席、中华武术国际级武术师教练、中华武术国家级裁判、昆仑决裁判等名号,得到各方认可,多次被邀请担任多场武术比赛的裁判,有在江西抚州举办的“安石杯”自由搏击武术大赛的裁判长、昆仑决世界极限格斗系列赛裁判等。各类头衔名目繁多,但黄岩给自己打的标签则是:实战派武术家。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武术被更多赋予了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意义,实际中能实战的武术家却是寥寥无几,真正能过招的也在少数,我希望能发掘出武术本身存在的技击性和更多的精妙所在。”黄岩所说的技击性也就是他个人提倡的实战性,他认为中国武术的表演性质比较多,而缺乏实战能力,对此,他希望自己作为一名实战派武术家能为中国武术增添一份力量。
  “功夫了得”的黄岩声名在外,不少人慕名前来交流学习,就在前不久,一位遍访多地的外国武术迷专程来到位于莆田东坝村的黄岩家里与他切磋,不待外国武迷出拳,黄岩就将其擒住,对方根本连出拳的机会都没有,可见黄岩的拳法之快之准。黄岩对此笑称,“身上的诸多名号都是这样一路打过来的,我还这么年轻,没有真功夫没有人服你。”
  传习:培养下一代

    用黄岩父亲黄仰韶的话来讲,“黄岩太执着。”醉心武学的黄岩在自己家开办了形意咏春拳会馆,跟着他学习的武术爱好者多达300余人,黄岩希望能把中国武术发扬光大,他说,“莆田有浓厚的武术底蕴,习武不仅能修身养性,宜动宜静,很养心。”
  适合全民参与的武术学习,男女老少都跟着黄岩学,在他的学生里,最小的8岁,最大的65岁。由他所教的的学生一个个都学会了属于自己的看家本领。年龄最小的陈铭传就是其中一个。
  据陈铭传的爸爸陈德春介绍,原来他们一家是居住在湄洲岛的岛民,念于儿子陈铭传自小体弱多病,同时能接近武术或者学习武术一直是自己的梦想,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德春在网上看到黄岩的介绍后,认定黄岩就是自己要找的人,于是便寻了过来。每周末父子俩专程从湄洲岛过来跟黄岩学武,经这样有心的陪伴,陈铭传也不负期望,习武后不仅鲜少生病,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和坚持,爱好武术的陈铭传也打得一手行云流水般的拳术。为了方便儿子练拳,陈家便把家迁来莆田。陈爸爸感慨得说:“自从学了拳后,儿子鲜少生病,个性也不再像以前那么顽皮。”
  除了带徒传习,黄岩也不遗余力得为社会做公益。作为荔城区武术协会一员,黄岩和会员们多次进社区开展武术文化传播活动、上湄洲岛传播妈祖文化,弘扬中华武术科学健身、到敬老院关爱老人为老人表演武术、多次联合辖区学校开展武术文化普及讲座,义务指导学校师生练习武术等,以身作则树立起学武之人的武德精神。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