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系列之一
过年那些事
【发布日期:2018-01-24】 【来源:】 【阅读:次】【作者:实习生 智莹/文】



开栏语:时间犹如白驹过隙,恍惚而已。各个学校放假的钟声陆续响起,新年的钟声也越来越近。积落满屋的尘埃和旧物,都是往昔一年中异彩纷呈的回忆和见证。去年腊八粥的味道还记忆犹新,明天又迎来新的腊八节。生活里的别旧与迎新都在鼓励着我们一路向阳,春暖花开。那些个相似的情节,总能调动我们积极讨论关于过年的话题,而年味儿也伴随着一次次讨论被无限放大。“年货、春运、春晚”等这些熟悉的字眼再一次扑面而来……
接站:思念是一张回程车票 采访人:刘女士,45岁
临近过年正是各个学校的学生开始陆陆续续放寒假的时候,我的孩子也不例外。听说她回来的消息,一晚上都兴奋得难以入眠。早上很早就算好去动车站接她。直到我一路小跑着到了停车场才发现自己匆忙间竟连手套都忘记戴。 好在晨雾未散,寒风虽然很凉,却并不觉得冷冽,耳旁呼啸而过的声音就像泉水叮咚一样清泠悦耳,分外滋润。一路上的来往的车辆稀稀疏疏,和我的心情一般畅快。 到了车站,坐在站门口的石墩上,一会儿看看渐渐涨红的天色一会儿看看紧闭的出站口,一会儿看看远处墨绿的小树一会儿看看蜷缩在墙角半睡状态的打工夫妻……一切既不无聊,也没看够。 很快女儿就出来了,人群中熙熙攘攘地也有许许多多带着行李的学生。女儿开心地抱着我问我什么时候来的。我抬头看了看天,刺眼的阳光映得整个天空灿烂得发白。 我说:“太阳出来的时候出门的,一路上过来特别暖和。” 女儿走在前面,听见我说的话笑着回头看了我一眼就在飞快地跑开了。我在后面跑怎么也追不上提着大包小包行李的她。 看着她渐行渐远的背影,突然想起龙应台曾在《目送》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于是我慢了下来,看着她年轻的背影,想着她笑起来的样子,一瞬间特别满足,只希望时间能够慢一点,慢一点,能在这一刹那多停留片刻。 女儿跑着跑着回头见我没有追上去,就又跑回我的身边。我笑着看她,却突然发现她已经高过我一个头了,我的眼睛只够得到她的肩膀。 人生就是这样的吧,当孩子慢慢长大成人,当自己慢慢步履蹒跚,追不上,也不必追。目送她远去,就是最好的告别和祝福。而最心满意足的时候便是像现在这样,女儿放假回来了回家里看看,母亲跟不上的时候回头看看,彼此的目光里都藏着岁月也抹不去的温情。心能到达的地方,总是风雨兼程,后会有期。
扫巡:断舍离后的平静安宁 采访人:许倩,20岁
真是世事无常“人心难料”啊。学校期末考试刚考完,紧张的情绪还没消下去,放寒假了以为重获自由的新生活即将开始,老妈却一脸贼兮兮地看着我说有好事情留给我。我开心地以为是什么好吃好喝好玩的,结果就是干活——一年一度的扫巡! “扫巡”是莆田特有的叫法,意思就是“扫尘”。北方人一般叫“扫房”,南方人一般叫“掸尘”,不过不管叫什么,就是不遗余力地打扫卫生的意思。之所以要不遗余力认认真真地打扫,除了这是一年一次的大活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莆田有一句俗语叫“扫巡四面光,洗净见祖公”。意思就是什么边角旮旯都要打扫干净,有礼节地拜见列祖列宗。 扫巡日一般是在农历十二月初十日至二十日之间,但我母亲鉴于我之前都不太参与这件事,加之我刚回家还保持着兴奋劲和新鲜感以及学校里熏陶的热情活力精神,就将此重任托付给我,并把扫巡的日子提前了。但是那些农历十二月二十日之后放寒假的同学们对于不用扫巡这件事不要太高兴了,长辈们都是很希望能给你们一个表现的机会的。 于是带着一种不是很情愿的心情开始了我们家的扫巡。结果却发现扫巡的过程特别感慨万千。 在整理东西的时候发现童年特别特别喜欢的油画册居然藏在了床底!箱子底部放着的一支不太好用的钢笔居然生锈了!一大包没开封的我最爱吃的坚果和没有用过的防晒霜都过期了!……在收拾的过程中突然觉得《知日·断舍离》这本书真的很值得一看。很多时候我们想要的东西很多,需要的东西很少,甚至有时你所需要的东西还不在你想要的东西的清单列表里。我们舍不得的东西总是太多,就像我不喜欢用的那支钢笔,就像我的坚果、防晒霜。而更多的时候我们因为舍不得买一些东西,不是买了次点的东西后悔就是为了物有所值绕很多弯路吃很多亏。前两者导致空间和资源的浪费,后者导致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除了找出很多在自己这没什么存在感的旧东西,解开许多尘封十多年的大小谜案之外,还找回了很多丢失的回忆。翻看起以前的同学录和满是祝福的各种节日生日贺卡,那些尘埃之下泛黄纸张之上字里行间的纯粹情谊,十分使人怀念和感叹,岁月真是一把杀猪刀。原来自己也曾这样被人深深爱过喜欢过,也曾发自内心地对一个人好。不过就算最后大家各奔东西,两两相望,回想起来也觉得特别温暖。 明天扫巡剩下的任务,开始特别想和家里人一起完成,彼此分享其中的快乐和收获。 在打扫完卫生之后,正好日落西山,暮色昏沉。我终于可以舒服地躺在院子里的摇椅里休息了,可看着那些晒在院子里的锅碗瓢盆和书籍床单,怎么也睡不着,但内心却意外地平静安宁。到底是谁把太阳落在了天上忘记带走呢?我想一定是我们远古的祖先放在那里监督我们要时常扫巡。
腊八节:上南少林喝腊八粥
腊八节是腊月里极为重要的节日。这一天里,人们会准备各种美食,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煮腊八面、晒制“腊八豆腐”。其中最为主要的和重要的节日美食“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同时它还有着最多的历史传说。关于古代民间寻常百姓的传说,既有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也有为了教训警告后人能“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地勤恳持家,人们每年腊月初八都会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关于中国古代帝王将相的传说,既有人们为了纪念岳飞在朱仙镇抗金时饱餐百姓送的“千家粥”后,在腊月初八大胜而归的英雄事迹,而使得这天的杂粮煮粥风靡成俗。也有朱元璋为纪念腊月初八在监牢中刨鼠洞里的五谷杂粮煮粥的特殊日子而将这杂粮粥名为“腊八粥”。 关于中国古代宗教神话的传说,既有人们为驱赶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的三个儿子化成的恶鬼,而在这天用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也有各寺庙为纪念释迦牟尼在受牧羊女的乳糜之恩后在腊月初八悟道成佛,而在这一天煮粥敬佛,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在这些传说当中与莆田南少林腊八节最有渊源的就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传说。相传释迦牟尼在深山中静坐修行了六年,饥饿难熬,这时刚好有牧羊女路过此地,赠他乳糜解他饥饿之苦。释迦牟尼佛食过之后再次盘腿复坐在菩提树下,终于在十二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腊月初八。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据悉,腊月初八这天莆田南少林寺会在寺里大雄宝殿前举行腊八节的奉粥活动,向外奉粥结缘。腊八奉粥活动的大致流程大就是在9:00-9:30之间有禅武表演,表演完之后在10:00-10:50之间会举行奉粥活动。 据南少林客堂介绍,这样的奉粥活动一方面是为了煮粥敬佛,共同分享佛陀成道的喜悦,另一方面也可借以宣扬感恩和德行造化的精神。当然了,你如果感兴趣,还可以通过向寺方客堂报名申请做护持义工,参与到一起熬粥、奉粥、食粥的活动中来,享受奉粥过程的乐趣。 |
莆田市红十字生命接力志愿服务队:表彰先进 共话生命接力新征程
湄洲岛今年接待游客量较去年提前9天突破百万人次
国家安全 人人有责
巅峰对决 “智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