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系列之四
把酒祝东风 且共从容
【发布日期:2018-02-14】 【来源:】 【阅读:次】【作者:实习生 智莹 文/图】

( 人生中第一次喝酒正好是刚满十八的大年三十,抿的第一口有点苦涩,多喝几口习惯了苦味才开始品出甘甜,此后的每年春节也总要小酌几杯。美酒已然成了年味的一种,使人沉醉的酒劲从未被年岁冲淡。很多人觉得现在的新年年味越发地淡了,春节也日渐成了稀疏平常的小节日,失去了令人心向神往的魅力。但正如知乎上的一句话:“心有醉意,万物皆酒也。”过年亦是如此,心中若存着对过年的喜爱和期待,看什么都是美景,品什么都是年味。新年多的是物是人非的惆怅,少的是欣赏良辰美景的悠然,能有“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的心境,才不会在患得患失中失了过年的兴致。而与品酒的“颜色、摇晃、闻酒、品尝、回味”这五个步骤相似,品“年味”也需要五个步骤。)
图为南少林年夜饭场景 摄影/邹北轩


年味如烈酒,在近一年时光里沉淀的都是岁月的珍馐,在凛冽冬风中游走的都是温柔乡的沉醉,在物是人非音容尽改下不灭的都是灵魂的幽香。聚散无常,新年又是久别重逢日,觥筹交错间聆听彼此的笑声,杯酒洋溢里散落回忆的热泪,且饮这烈酒,慢品这岁月的甘苦,细赏这难留的美景。
一、观赏寻常人家的吉祥红新年在即,街上的一切人事物都洋溢着新年喜庆的色彩:街边的商贩们争相摆出过年需要的各种生活用品和节日美食,过年用的红色物件四处流散就像姹紫嫣红的百花遍地盛开。在街上采购年货的男女老少大都穿上了崭新的漂亮衣服,许多陌生的面孔上挂着被笑容荡开的红晕就像天边的晚霞温暖迷人。各个商场店铺都相继开始装饰自家店面并播放各种贺新年辞旧迎新的歌曲展开各种促销活动,每个店铺门前热烈的气氛就像和煦的春风拂动欢愉的人心流连忘返。返乡的游子和归来的车辆聚散街头,街上车如潮水人头攒动就像被轻轻摇动的杯中美酒唤醒这座城市沉睡的年味。 走在各个巷口村落就会看到,路上许多来来往往的人或是男方随着媒婆上门相亲、提亲或是走亲访友上门拜年送祝福或是异乡游子拖着诸多行李返回故里,家家户户也都贴起了新的春联和挂起了中国结、红灯笼之类的吉祥物,鞭炮烟花绽放的声音和人家庭院内的鸡鸣狗叫声相映成趣,一切人事物都共同勾勒出过新年迎新春的情景画卷。 一切景语皆情语。只要你用心去观察去感受年味其实一直都在,或浓或淡取决于个人。 二、摇醒沉睡的新春以前过年前后,家里的爷爷奶奶总会和我们约定一些不成文的过年守则,比如在此期间不能穿白衣服、不能打架骂人、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并且一定要穿红衣服红袜子、饭前一定要祷告、不能乱花压岁钱等等。因为被长辈们反复强调的规矩给唬住了,家里小孩就把过年当作一件极为隆重的大事来对待,总会努力地表现乖巧,对每个新年的到来也总是满心期待和喜爱。 而今,当初的小孩都已长大成人甚至成家立业为人父母,教我们与过年有关的一切民风习俗的长辈也日渐年迈不再有心力捣鼓一些逢年过节的趣事。许多新一代的年轻人也失去了孩童时期对过年守则的笃信和重视,也一并冷却了对新年年复一年不断反复的一切事宜和事物的兴趣和热忱,过年对他们而言不过是又苍老了一岁的标记。年味一边被这样暗淡的心思裹挟着,一边被这样的年轻人吐槽着。 好酒既需要优秀的酿酒师酿造才能酿出美酒,也需要懂酒的人品味才能体现价值,更需要有知音举杯共饮才能酣畅淋漓不负佳酿。年味既需要我们自己熬煮,也需要我们用心品尝,更需要我们与家人亲朋一起分享其中滋味。 在备完年货之后的腊月二十七到二十八之间,莆田人大都会开始烹羊宰牛杀鸡宰猪,并开始做红团、年糕、豆腐和油炸豆腐干菜头饼、番薯饼(俗称番薯起)等极具莆田特色的过年小吃。 当家里那些熟稔莆田民间传统习俗的老一辈人步入耄耋之年,再也扫不动院子、提不动年货、做不了年前美食的时候,我们能够将这些铭刻于心的“年味”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复现,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也是对莆田独具特色的年味的一种传播,更是对家人的牵挂和爱意以及对新年来临的期待和展望的一种情怀寄托。从古流传至今的过年习俗,在历史长廊里的每次难以预料的回落都伴着莆田人民每次包含深情的回眸。放下手机,自己去制造年味、寻找年味、品尝年味,才会发现沉睡的不是“年味”而自己日渐麻木的视听。 三、喜闻熟悉的年味新年的气息早已在人群中弥漫开来。感受过年的气息除了视听,同样重要却常常被忽略的就是要用鼻子敏锐地去捕捉“年味”。在每年腊月二十八到三十之间,人们刚贴在门上的春联,墨迹还未干透,进出门庭的人都能闻到一股清幽的墨香和春联纸香,这也许是迎宾送客中最诗意的“熏香祝福”,也是最别致的年味。除此之外,春联上的白头联是莆田特有的,加上很多人家都喜欢自己动笔墨写春联,字迹和对联都各具特色,手工精细的人家还会自己剪窗花,这对路上行客或家中宾客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除了墨水和联纸的味道,还有爆竹的味道。各处的爆竹声此起彼伏,马路上也铺着许多粉红的炮纸屑,方圆十几米内都能闻到炮灰的味道。从放过炮的路边走出来的路人便宛若置身于烟雾缭绕的仙境,观者每每神色迷离,不知道是被烟熏呛了眼还是被美景魅惑了心神。 而对于吃货而言,莫过于各种节日美食热腾腾的香气,直勾勾地诱人食欲,路人行至飘香门前,也会忍不住垂涎三尺,紧接着就会加紧步伐赶回家吃家中美食。在美食面前,一切旁的年味都不及它的十分之一。虽然一切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但每年这时候它的魅力依然不减当年,因为这不仅是美食的味道,更是家乡的味道;不仅是团圆的味道,更是爱的味道。就像尘封的陈年佳酿,一旦启封,就能香飘十里,味道浓郁甘醇。等待一年的年味,一经释放,香气弥漫,同样使人欲罢不能惹人沉醉。 在过年时候,人们能不由自主地心生喜乐和期待,也许正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花不迷人人自迷。”这样的心情使然,故而年味不一定要五味俱全,只要用心烹饪细心感受,依然也能深得民心。 四、各式美食品起来年味除了闻香,更注重味蕾的享受和舌尖的直观体验。小时候一年到头都没有什么大鱼大肉也没有什么山珍海味,可是在过年的时候却总有各种可口的美味佳肴可以吃到大家“乐不思蜀”。这应该是现在的许多成年人儿时的真实经历,他们应该也是那时候最喜欢最期盼过年的人群。长大以后,除了物质上的丰足,又添了几分家庭的责任和生活的压力,渐渐便没了当初那份纯粹的快乐。 这也是现在许多人认为年味淡薄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只要快乐的初心还在,看着过年的繁华景象、参与年味的制作、品味过年的美食和气息,那份纯粹美好的喜乐依旧可以失而复得。海鲜的腥甜、番薯起的清甜、红团的软糯、卤面的弹Q浓稠、菜头饼油炸豆腐的外脆里嫩、酱香排骨的紧致多汁等等都是舌尖上最上乘而留有余味的顶级美味。 莆田人大年三十晚上必做的美食里,小编最爱的焖豆腐,其汤汁像牛奶般丝滑,成色极佳,豆腐块料味十全却软而不化,对火候的要求比较高,灭火之前撒些香菜和碎花生更是画龙点睛的一笔,营养丰富口感极佳,非常适合家中老少食用。除此之外海蛎煎、海鲜卤面、糖醋鱼、油焖虾、三鲜饺子、红枣汤圆、炒菜,蘑菇萝卜炖鸡汤等等也都是莆田人年夜饭里的重头戏。 胡吃海喝只能吃个量,细嚼慢咽才能品出味,就像喝酒不能像喝白水那样不识趣。一家人欢聚一堂,举杯共饮,共享美食,满屋都飘荡着热腾腾的饭菜香和闹哄哄的说笑声,一瞬间年味就在每个人心里有了最美的模样。 五、回味舌尖的年味酒饱饭足之后,大家就会开始放鞭炮和烟花,划破长空的寂寥和黑暗。并且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会打开自家所有的灯,各个村落几乎都亮如白昼。看着万家灯火点亮漫漫长夜,那些不知“年味”是何味的人,经过迷茫的追问、疲惫的求索之后,至少也有一瞬会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体味。当儿时过年放的CD再也哼唱不出熟悉的曲调,当儿时围坐在身边一起看春晚的亲友玩起了手机,当都市的灯红酒绿和物质的丰盛消磨了年味的美好形象,我也依旧开始哼起了当年的歌,欣赏着街口巷道里孩童脸上那无所顾忌的喜乐,慢慢感受和家人一起过年的每个瞬间。 与家人在寒冬里一起煮酒、一起珍惜这易逝芳华,一起共赏举国皆看的春晚,即便是与往昔作别,即便是年后依旧出门漂泊他乡,就在此时趁着浓烈的年味最盛,不问归期,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
莆田市红十字生命接力志愿服务队:表彰先进 共话生命接力新征程
湄洲岛今年接待游客量较去年提前9天突破百万人次
国家安全 人人有责
巅峰对决 “智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