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新消法”与车商无关是误区
【发布日期:2014-03-12】 【来源:】 【阅读:次】【作者:】
“3·15”临近,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新消法”)将正式实施。6个月内举证责任由经营者承担,赋予消费者“反悔权”,是此次“新消法”中最惹人关注的亮点,比汽车“三包”规定对经销商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对于这部即将“登场”的新规,汽车经销商怎么看?近日,记者走访部分汽车经销商。
经销商看法 多数经销商认为新消法与己无关
记者接连走访了十几家汽车经销商,大部分经销商提到“新消法”,都认为“与己无关”。“‘新消法’约束的主要还是厂家,与经销商没有太大关系,我们是卖车的,质量问题还得找厂家。”某4S店相关负责人李先生说,4S店提供的服务主要是维修。他认为,在汽车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经销商的主要作用就是“和稀泥”——在客户和厂家之间周旋,最终得到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因此,在“新消法”还未实施之前,就考虑应对之策,实在是“自找麻烦”。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持李先生相同观点的经销商不在少数。
研讨新政后认为“很茫然”
不过也有经销商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3·15”马上就到了,现在厂家应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流程还没有出来,“我们也正在跟厂家协商,厂家也没明确该怎么办,所以说还有些茫然。”某经销商于先生说,近期他还要就“新消法”与公司的法律顾问进行探讨。 于先生认为,“新消法”没有考虑经销商的权利和义务,实际上经销商与厂家应该是合同的关系,所以有些问题适用于合同条款来约束,而不是法律。同时,于先生也对即将实施的“新消法”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比如举证责任倒置也存在潜在风险:如果每个消费者都因为表面成本降低提出举证要求,则全体消费者的实际负担将大大提高。同时,过多的举证要求必然带来资源的浪费,也会挤占真正必要的检验鉴定,导致社会效率降低。而且在现实情况中,有些责任无法分清到底是质量问题还是人为因素。 还有处罚条款中,将赔偿金额提高到三倍,他认为也不太科学,如果经销商是故意行为,处罚加倍对其他经销商来说是个警醒。但如果经销商并不是故意,而且也无法追究到底是谁的责任,出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汽车归为“耐用品”不合适
也有经销商认为,“新消法”中,将汽车归为了“耐用品”,但耐用商品的具体内涵和外延并未明确。 一家汽车经销商王先生从事过多年的汽车维修,他认为,新《消法》第二十三条第三款仅将汽车列为耐用商品,但并未明确耐用商品的判断标准,也未列举汽车的众多部件中,哪些属于“耐用”范畴。王先生说,他修车二十多年,也遇到过二十多年都没有坏过的汽车零部件,但这种零部件寿命,也受路况、驾驶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家用汽车中大量部件属于消耗品,如果把这部分消耗品也视为耐用商品,采取举证责任倒置显然是不合适的。”
专家看法 “新消法”经销商脱不了干系
知名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认为,部分经销商认为“新消法”与自己没有关系,实际上是误区。贾新光说,汽车三包政策里规定,经销商负第一责任,这在“新消法”中也明确,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应该找经销商。 贾新光说,“新消法”中规定,包括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也就是说,经销商首先要做的是怎么排除自己的责任,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另外7天以内无理由退货,这都跟经销商有关系。“所以说,‘新消法’的实施与新汽车三包政策相辅相成,对于厂家和经销商来说,担负着同样的压力。” 提醒读者:即将实施的新《消法》第23条明确规定: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6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
|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