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车市
中国首个汽车生态评级认证规程诞生 目前近8成汽车不“生态”
【发布日期:2015-07-03】 【来源:】 【阅读:次】【作者:王辉】

 

    6月25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在2015中国汽车生态设计国际论坛上透露,目前,“中国生态汽车评价规程(C-ECAP)”已完成,并经过国家认监委的备案。这一评价规程属于自愿性产品认证范畴,旨在引导企业加速、大幅提升企业生态设计水平提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不过,就目前摸底的情况来看,约有近8成汽车产品难达该认证标准。看来,车企压力有点儿大。

 全生命周期的评价


    记者了解,中国生态汽车评价规程是基于生态设计理念,在汽车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内对其健康、节能、环保等绩效指标进行的综合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生态汽车等级划分的认证活动。据赵航介绍,该规程在汽车制造领域所覆盖的范围要更广一些,包括了汽车的设计、制造、加工、销售、回收等各个方面,涵盖了汽车从生到死的整个生命周期。
    中国生态汽车评价的对象为以传统能源(汽油、柴油)为燃料的M1类车辆,即按照《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GB/T15089)规定,包含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九座的载客车辆。而同一车辆型号且同一销售型号的汽车产品视为同一认证单元。
    认证模式包括产品抽样检验与技术参数评定。产品抽样检验将检验车内空气质量、车内噪声、综合油耗和尾气排放;技术参数评定则涵盖了有害物质、可再利用率和可回收利用率核算报告、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零部件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等方面。
    记者获悉。7月1日起,可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网站下载该规程。下一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将组织进行车企关于生态汽车评价知识的培训、普及,之后也会在汽车消费者中间进行宣传。首批中国生态汽车评价产品将为4~5款汽车,结果将于今年10月发布。第二批结果则定于今年年底发布。
 

 

 与碰撞认证模式不同


    作为已经推行多年的国内新车碰撞安全性能测试,不论是对主机厂还是对普通消费者来说,都具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但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进一步攀升、环境污染指数的不断增高,汽车行业内对于“生态汽车”的呼声越来越高。赵航将生态汽车评价C-ECAP及新车碰撞安全测试C-NCAP二者比喻为“姐妹”,认为二者在许多层面都具有类似的现实意义。
    新车碰撞安全测试更侧重安全和成员保护,目的是为了防止死亡和重伤,而生态评价则规程是全生命周期的生态和绿色的规程,侧重健康节能和环保,关注的不仅仅是生命本身,而是生命及生命的延续。赵航说,“后者的现实作用要远高于前者。”
    据了解,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中国生态汽车评价C-ECAP标准制定的准备时间要比新车碰撞安全测试C-NCAP还长,“我们花了3年时间准备新车碰撞安全测试,而中国生态汽车评价规程的制定则花了7年,从2008年就已经着手这项规程的研究。”赵航介绍。
    此前,新车碰撞安全测试C-NCAP标准采用的是星级评价标准,而此次中国生态汽车评价则规程是采用了白金、金、银、铜牌标准。赵航介绍,这也是为了让车企和消费者能够有所区别,不混淆认知。
    不仅如此,与新车碰撞安全测试不同的是,生态汽车评价规程并不是所有车辆都能获得中国生态汽车评价证书。
 

 

 8成汽车难达标


    此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做过摸底,结果显示目前只有22.07%的产品能够获得中国生态汽车评价认证,已经有一些自主品牌车企获得了金牌、银牌级别的认证。而有77.93%无法获得这一认证。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郑继虎介绍。
    赵航相信,符合中国生态汽车评价标准的车辆会比以前更有竞争力。尽管在短期来看,该标准或许会对引起自主品牌车企们的压力,但这份压力是所有进口车品牌、合资车品牌所共有的,而且从长期来看,这份压力会转化为自主品牌的动力,帮助自主品牌提升品牌价值。从长远来看是肯定有利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尤其有助于自主品牌形象提升。同时,赵航认为这一标准也会逐步影响消费者决策,并逐步被消费者所认可。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