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车市
“零首付”购车看起来很美
【发布日期:2018-03-21】 【来源:北商】 【阅读:次】【作者:】

      自汽车新零售开始成为行业热点,“零首付”购车的广告铺天盖地而来,更是让不少消费者心动不已,但是零首付购车真的像字面解释的这么简单吗?去年9月,田先生在花生好车采取“零首付”购买了一辆车,但时隔两个月后,田先生并未拿到心仪的车辆,而且已经开始还贷款,但花生好车方面并未给予明确的回答,也不同意田先生退车,这让田先生很烦恼。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田先生的遭遇是典型的“零首付”合同纠纷,所谓“零首付”购车实际上有很多灰色成分。虽然可以“零首付”提车,但造成的弊端是最后总还款数大了很多,甚至有可能让你陷入信用危机。

  低首付存陷阱   据了解,田先生在“零首付”平台签订合同后,被通知需交纳车辆保险费或其他名目的费用,这也让租赁双方产生了纠纷。
  有知情人士透露,这种“零首付”购车存在诸多法律盲点。通常“零首付”平台在消费者购车时会签一大堆合同,而消费者购车心切,十几页的合同甚至都没看就签字了。例如有些车做了抵押,电商平台会要求车主在一两个月之内还清欠款,否则就按每天1%的利息计算,这些都是商家不会和消费者说的,到头来吃亏的只有消费者,因为合同写得很清楚,消费者走法律途径也是徒劳,只能自食苦果。
  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专家顾问颜景辉认为,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行业标准的缺失,入行门槛较低,融资租赁市场鱼龙混杂,不同公司的风控标准也不相同,比如一些公司对贷款“前松后紧”。贷款前的审批很宽松,而催收环节就非常严苛,甚至相关工作人员言语粗暴,用户体验非常不好。
  融资租赁现乱象   业内普遍认为,像花生好车、易鑫、毛豆、大搜车这类汽车电商平台的优势就是审批快、首付低,针对的是没有征信记录的人群。低首付购车的价值在于用金融杠杆撬动年轻群体,让他们更早拥有一辆车。
  “现在国内有25家汽车金融公司,都是由银监会批准设立的,受到高级别监管,牌照也是银监会发的,这是与互联网公司最大的不同。我们必须要严格遵守首付不低于20%的规定。”一位汽车金融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互联网公司的牌照是由商务部颁发的,属于融资租赁牌照。因此,原则上“零首付”购车在你还清贷款前,车并不是你的。
  去年底,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自2018年1月1日起,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80%,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85%,二手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70%。这也意味着购买传统动力汽车贷款的首付比例最少要达到两成。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在各大论坛上,针对花生好车“零首付”无法上牌的投诉占据了大多数。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融资租赁说白了就是你买车再租给你,由于你是“零首付”,消费者按月付款,获得车辆的使用权。期满之后,消费者既可以选择退回车辆,也可以选择付清尾款,获得车辆的所有权。
  利率高过银行   记者在花生好车的官网看到,随意点开一款官方指导价为11.98万元的2018款荣威RX5 20T 两驱手动旗舰版,选择一年后付清全部尾款,分期付款一年加全款尾款要14.16万元,并包含了购置税和第一年的保险费。而在传统4S店,上述这款车目前优惠到11.68万元。对此,一位4S店的工作人员透露,“我们现在首付三成,而且是零利率,贷款两年只有2000元手续费”。
  据了解,目前比较常见的做法是,电商通过虚开发票的方式,虚报车价,然后向银行进行抵押。比如你想买的那辆车裸车是12万元,如果正常按首付20%来算的话,车行会帮你把车价写成15万元,这样你就可以获得15万元×80%=12万元的贷款。
  这还只是个数字游戏,一位熟悉金融贷款的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在电商平台上贷款10万元“零首付”购车,分期要多还4.8万元,24%的利率刚好可以到国家民间借贷利率线。而如果消费者自己去银行贷款,首付两成年利率最高也才4%左右,只有不到4000元。
  对此,颜景辉建议,消费者应理性消费,当20%的首付都无法承担时,就暂时别把购车计划提上日程。如果有些消费者对自己今后的收入很有信心,建议要找正规商家,以及签合同时仔细查阅,发现有不妥之处应立即终止合作。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