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中央、省、市一系列促进住房消费政策的支持下,我市房地产市场需求侧出现了明显回升,商品房销售面积、均价和二手房交易同比转负为正,销售价位稳中有升;需求侧的回升也带动了供给侧的上升,新开工面积转降为升,可售房源保持充足,新开工面积上升带动了房地产投资回升,整个房地产市场总体呈回暖趋稳态势。具体运行特征如下:
房地产完成投资情况
房地产投资持续回升,房地产税收增幅明显。 随着一些较大项目的动工建设,我市房地产投资增幅明显回升。2015年,全市房地产完成开发投资367.34亿元,较去年同期(327.88亿元)比增12.03%,增幅较上半年(3.02%)回升9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完成投资81.71亿元,二季度完成投资94.48亿元,三季度完成投资98.79亿元,四季度完成投资92.36亿元。四季度投资有所减少,主要是一些项目进入竣工验收,基本没有投资。 2015年我市房地产投资占全市GDP的22%,占城镇固投的44%。全年房地产类税收35.75亿元,增收6.98亿元,比增24.20%;房地产类税收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19.30%,占地方财政收入的30.91%。 从各县区的房地产完成投资情况看(按项目属地统计原则),荔城、涵江二地同比增加,其中荔城区投资占全市1/3;涵江区的武夷木兰都、骏乘亿发城、保利城一期、皇家庭院、涵江区塘北一期改造、旧车站片区、铺尾一期改造安置区7个各完成超过4亿元项目的投资,使其增幅达70%;其他县区呈不同程度下降。各地完成投资为:荔城区121.28亿元,占33.02%,比增8.96%;城厢区91.08亿元,占24.79%,比降21.34%;涵江区68.72亿元,占18.71%,比增71.12%;秀屿区9.06亿元,占2.47%,比降27.64%;北岸9.37亿元,占2.55%,比降9.64%;仙游县67.83亿元,占18.46%,比降14.37%。
商品房供给市场情况
新开工面积转降为升,竣工面积下降明显。 2015年全市各类商品房施工面积为2303.79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比增5.06%,其中新开工面积484.20万平方米,同比上升0.85%,扭转了2014年至2015年前三季度同比下降的态势。在新开工商品房面积中,其中一季度为152.13万平方米,二季度为31.67万平方米,三季度为121.97万平方米,四季度为178.43万平方米,可以看出,在一系列促进住房消费政策的支持下,下半年随着整个市场的升温,新开工面积也随之回升。 从各县区新开工房地产项目看,除了秀屿区东庄壹号、国投城市广场、永福家居城,以及涵江区旧车站片区、保利城、武夷木兰都、皇家庭院、兴涵水都新港桥安置区等大项目进入动工,带动本区新开工面积同比较大增长外,其他县区同比全部下降。其中荔城区新开工142.08万平方米,比降11.89%;城厢区58.45万平方米,比降12.38%;涵江区125.39万平方米,比增52.19%;秀屿区76.70万平方米,比增344.12%;北岸23.53万平方米,比降43.31%%;仙游县58.05万平方米,比降52.03%。 由于近二年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商品房新开工面积持续下降,2015年竣工面积也随之下降。全市商品房竣工面积361.25万平方米,比降32.19%。其中荔城区86.17万平方米,比降26.18%;城厢区101.71万平方米,比降47.42%;涵江区62.04万平方米,比增54.64%;秀屿区23.28万平方米,比降61.92%;北岸8.8万平方米,上年无竣工面积;仙游县79.25万平方米,比降34.67%。 批准预售面积下降,仙游荔城降幅较大。 由于2014年至2015年前三季度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同比持续下降,以致2015年的批准预售面积同比随之减少。2015年全市商品房批准预售面积424.34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比降12.35%;其中批准商品住房面积281.61万平方米,比降12.78%。按季度分,一季度为102.83万平方米,二季度为107.11万平方米,三季度为147.57万平方米,四季度为66.83万平方米,三季度许多项目为了赶“金九银十”,因此办理的预售许可面积最多。 从各县区批准预售情况看,仙游县及荔城区同比下降明显,城厢区因上年度基数低,今年在恒大御景半岛、富邦学苑、名邦豪苑、世全兴安名城等项目带动下同比增加最多。具体为:荔城区147.49万平方米,比降30.57%;城厢区93.56万平方米,比增166.78%;涵江区81.80万平方米,比增3.75%;秀屿区(含北岸)44.79万平方米,比增5.02%;仙游县56.63万平方米,比降115.12%。
商品房需求市场情况
商品房销售逐步上升,6月份起回升明显。 在万科城、香槟国际、正荣润 、天澜城、保利城、恒大御景半岛、永鸿文化城等一些大项目销量的带动下,我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出现逐步回升。据商品房买卖合同网签系统统计,2015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288.36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比增7.97%,自第三季度起扭转了2014年初至2015年上半年一直下降的态势,增幅较上半年(-0.30%)回升8.27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239.17万平方米,比增11.16%,增幅较上半年(6.18%)上升近5个百分点。 2015年度全市商品房供销比为1.47:1,其中商品住房供销比为1.18:1,可见本年度的商品住房供销基本平衡,商业办公等其他用途商品房供过于求,存在结构性的供求失衡。 从各月份销售情况看,随着市场的持续回升,呈现出逐步回升趋势,特别是6月份以后,月销售面积都在30万平方米左右,最后二个月有所减少。1-12月份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分别为16.54万平方米、17.49万平方米、19.35万平方米、19.19万平方米,20.71万平方米、30.48万平方米、26.82万平方米、26.47万平方米、31.08万平方米、30.44平方米、23.92平方米、25.87 平方米。按季度分,各季度的销售面积分别为53.38万平方米、70.38万平方米、84.37万平方米、80.23万平方米,呈现出从年初的持续回升到基本趋稳态势。 从各县区销售情况看,涵江区在保利城、华永天澜城、骏乘亿发城等项目销售带动下,以及实行选购存量商品房作为安置房,其增幅达80%以上;秀屿区因碧桂园浪琴湾2015年度销量较上年度明显下降,其降幅最大。其中荔城区103.8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82.78万平方米),比增2.98%;城厢区50.0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42.77万平方米),比增23.42%;涵江区60.3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55.35万平方米),比增83.64%;秀屿区(含北岸)21.5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8.09万平方米),比降34.89%;仙游县51.8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41.58万平方米),比降9.87%。 房价同比转降为升,增幅总体较为温和。 从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网签价格统计,2015年全市商品房销售均价为8269元/平方米,比增4.98%,自三季度起扭转了前二季度同比下降的态势;其中商品住房均价为7728元/平方米,比增5.23 %,同样也自三季度起扭转了前二季度同比下降的态势。 商品住房销售均价按季度分,分别为7449元/平方米、7817元/平方米、7784元/平方米、7779元/平方米,可以看出后三季度房价基本保持平稳,较一季度上升约330元/平方米,主要是恒大御景半岛、正荣润 、护城河三期、万科城、正荣财富中心、皇庭水岸、荔东佳苑等每平米超万元价位的带动;另外,二季度起随着市场回升,销量上升,原来打折优惠措施取消,一些后期销售的价位较前期的还有所上调。 商品住房均价按区域分,除城厢区楼盘大多位于市中心区价位较高,其均价最高,增幅也最大外,其他各县区增幅较为温和。其中荔城区9053元/平方米、比增3.30%;城厢区9958元/平方米、比增7.36%;涵江区6129元/平方米、比增0.92%;秀屿区(含北岸)5694元/平方米、比增3.02%;仙游县5845元/平方米、比增0.83%。 二手房交易回升转正,各县区升降不一。 在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和新建商品房市场持续回升背景下,我市二手房交易面积于一季度扭转了2014年度同比下降(-36.85%)的态势后,呈持续比增趋势。2015年全市二手房成交面积90.86万平方米,比增35.86%,增幅较上半年(25.22%)上升10个百分点;其中二手住房交易面积59.28万平方米,比增49.55%,增幅较上半年(33.74%)上升近16个百分点。 二手房成交面积按季度分,一季度为19.27万平方米,二季度为18.36万平方米,三季度为29.92万平方米,四季度为23.31万平方米,与新建商品房相似,第三季度成交面积最多。从各县区交易情况看,涵江区交易量及增幅双居第一,其中荔城区14.06万平方米(二手住房11.28万平方米),比降17.39%;城厢区10.82万平方米(二手住房9.55万平方米),比增53.48%;涵江区26.28万平方米(二手住房12.90万平方米),比增121.40%;秀屿区2.47万平方米(二手住房1.13万平方米),比降65.50%;仙游县成交18.16万平方米(二手住房11.85万平方米),比增53.90%。
土地出让市场情况
土地供应减少过半,莆田地价增幅近半。 由于受2014年以来市场调整的影响,除少数实力较强的企业外,大多企业对购置土地积极性不高,土地出让面积大幅下降,非中心区频现流拍现象。2015年全市通过招、拍、挂新供应经营性房地产项目用地16宗83.21公顷(合1248亩),与去年同期(2698亩)比降53.73%,降幅较上半年(62.68%)收窄近9个百分点;总价款481080万元,同比下降35.57%。其中一季度供应经营性房地产项目用地2宗18.04公顷,二季度供应3宗18.36公顷,三季度供应3宗27.99公顷,四季度供应8宗18.82公顷,三季度供应面积较其他季度增加近10公顷。 按区域分,莆田供地12宗74.29公顷(合1114.35亩)、比降48.75%,总价款453520万元,平均每亩407万元,比增46.93%;仙游供地4宗8.92公顷(合133.80亩)、比降74.43%,总价款27560万元,平均每亩206万元,比降25.36%。莆田地价增幅较大主要是所出让的地块大多位于城厢区龙桥街道、荔城区玉湖片区等城区较繁华地段。
金融信贷市场情况
房地产贷款增速回落,但占比有所提高。 截至2015年11月末,全市房地产各项贷款余额411.08亿元,同比增长19.72%,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11.66个百分点;2015年新增49.49亿元,同比少增28.9亿元;房地产各项贷款余额占全市贷款余额的比重为28.05%,比上年同期提高1.45个百分点。主要是2015年经济持续下行,其他贷款增速下滑得更明显,截至2015年11月末,全市房地产贷款增速比全市各项贷款增速高6.48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回落。截至2015年11月末,全市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00.44亿元,比年初减少0.11亿元,增速也从6月末的54.73%持续回落到16.77%;其中,地产开发贷款余额35.2亿元,同比增长6.24%,今年减少了6.61亿元,同比少增13.54亿元;房产开发贷款余额65.25亿元,同比增长23.37%,今年新增6.51亿元,同比少增2.22亿元。主要是今年地方政府债券置换,特别是政府土地储备机构贷款的债券置换,挤占了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量。 个人购房贷款增速持续回落。截至2015年11月末,全市个人购房贷款余额310.64亿元,同比增长20.70%,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14.17个百分点,呈逐月回落态势;今年新增49.6亿元,同比少增13.13亿元。主要是受2014年以来商品房销售市场疲软因素影响。 住房贷款利率持续走低。随着央行降准降息政策、《关于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相继出台,政策叠加效应明显,2015年以来全市住房贷款利率逐月持续下降。2015年11月份,全市住房贷款加强平均利率为4.96%,比2015年1月份下降1.59个百分点,有利于增强居民购房需求。 (莆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陈志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