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夏天,是从端午开始的。端午,作为春节的夏日版,自是热闹。兴化方言中的“五日节”涵盖了莆田端五的风物志。年代更替,当人们唱起“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吃一天、初六嘴觖觖(莆仙方音,觖即张着嘴巴,没有什么东西可吃的了)”的民谣时,端午节的记忆便带着时间的颜色,年岁的齿痕从被人忘却的芜糕、土螺、长命缕间缓缓流淌…… 不管是凋敝的饥荒过去还是饱暖富饶的今天,因珍贵的传统风物和习俗也能链接起时序鲜活而完整的亲情渲染和情感慰藉。
60年代:艾蒲青烟萦绕,芜糕、豆粽香糯诱人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夏节等。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端午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涤浊除腐,杀菌防病。出生于1956年的老林,回忆起幼时跟随父亲山上采集百药,他说:“每至端午都要提上篮子上山采集草药,鲜绿芳香的艾草和菖蒲是首选。把艾蒿晒干,浅灰色的细枝拧成草绳,点着后放置蚊虫纷飞的角落,一点星火在散发着清香的青烟里焚着,既可驱蚊又能辟邪。我国自新中国成立后广泛开展以除四害、讲卫生、消灭主要疾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艾草、菖蒲等都是非常实用的消疾植物。”莆田初四采艾的习俗在蚊蝇较多的乡间流传着,有些人家初一就在门上挂艾蒿和菖蒲,厅里贴钟馗像,除鬼孽、保平安。
70年代: 5分钱的土螺,鲜美解馋
初三吃螺。由于莆田地处于沿海地区,盛产麦螺,传说五月初三吸食麦螺,会增长脖子,医治短脖病,山里的孩子更会成群结队地到溪里拣拾又肥又新鲜的溪螺。一些常年在外生活的莆田人回到家里过节,不管是应景还是想念,桌上都少不了螺类。出生于黄钟毁弃的文革年代的吴剑伟,在他印象中,端午节里一捧小小土灰色,回形针大小的土螺,就能让他心满意足:“乡里叫卖土螺的是用一种木制筒形提篮装着,提篮上头用木片盖住,一分钱能买到一茶盅浅浅的土螺,小时候嘴馋,从没买过5分钱以上的土螺,回家取了拨火的铁钳,爬到屋旁大树下的石墩上,夹去土螺尾部,翻转来吸取螺肉,土螺本就不大,肉只有一丁点,滋味也淡薄,微微有点苦,撒点盐,却鲜。5分钱的土螺够我消磨老半天的时间了。”
80年代:珍贵的鸭蛋,有趣的五色囊袋
“那些年份,好像只在端午和春节才换上新添置的衣物。”已经当爸爸的蔡先平回想起儿时端午节那天用“走马灯”般形容,他说:“首先用混合着蛋草、慕香、艾草、鬼针草等多种草药树叶煮过鸭蛋的午时水沐浴后,还要在肚脐、脖子、耳朵、额上抹雄黄,之后便要穿上夏天的新衣裳,换上新衣后还要在脖子上挂上一串用五色丝线编织的囊袋,里面装着用草药煮过的鸭蛋,有些蛋上还有用蘸过雄黄酒的毛笔画的老虎图案,小孩们聚在一起就用囊袋装着的鸭蛋相碰,看谁的蛋比较硬,输掉的人就把鸭蛋吃了,胜负都开心。”以前家庭较为困难,能吃到鸡蛋、鸭蛋那都是相当开心的事情,用“午时草”煮过的“虎蛋”都舍不得拿去对碰比赛,挂在胸前更多的是炫耀,拿着把玩也是有趣,在正午时分,把蛋放在平地上检验是否真的能竖立。
90年代:龙舟竞渡,催发更深远的纪念意义
初五爬龙船(莆仙方音,“爬”即划,划龙舟)。民间传说一是借划龙舟追赶拯救投江的屈原,二是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肉身。后来,竞渡之习盛行开来,如今演变为一种民间水上健身竞技活动。随着爬龙船的到来,节日也渐进入端午节的高潮,每到这天,黄石、枫亭、平海等地都举行声势浩大的划龙舟比赛。90年代,18岁的张元与父亲同舟,父亲掌舵他划船的景象至今印象深刻。“扒呀!(划的意思)扒呀!加油、加油!”的欢呼助兴声震撼整个水乡。
00年代:传承发展民俗文化,体验祈福文化的乐趣与美好
2006年5月20日,端午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端午节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另一方面,当人们在论坛上集体怀念端午节,现实生活中却不懂如何包粽子、也记不得用什么草洗澡,连妈妈也不会编小时候挂在胸前装鸭蛋的五色囊袋了。网友“带上包袱的风”说:“5年没回家过端午节了,节日习俗已经渐渐在我的脑海里消失了”。当后来者只能从课本上、网络里得知端午节的来历,即使能吃到包装越来越精美,馅儿越来越丰富的的粽子,越来越热的暑气里也再难回忆起端午蒸笼里冒出的粽香,节日的意义没了香气,而多了迷茫。当人们开始意识到传统习俗正渐行渐远,对传统习俗的保护、理解、阐释、弘扬的申遗要义就显得十分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