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亘在人生路上的选择,是一道道玄门,通向各自的有趣。选择题,对于刚离开校园的他们,亲切如伊却陌生如斯。因着缺失对于或A或B的判定标准,多少稚嫩的学子在择业上徘徊、犹豫过,他们无措着、慌乱着论证未来。未来,在理想与现实中变得莫测了,谁都未曾断言何为“明智”之选,他们却一直在路上。
渴求安定之选
漂泊,是林岚烟从小到大感受最深的一个词。父母离乡背井地下海经商,她被先后寄养在爷爷奶奶家,伯母家,婶婶家,似乎永远没有属于自己的固定居所。所以内心渴望安定,24岁的她没有犹豫,怀揣着惴惴之情坚定地奔赴梦想--公务员之路。时光荏苒,成长岁月里父母那些奔波飘摇的日子似乎已经被冲刷得模糊了。从何时起,她开始渴望安定的,林岚烟早已不记得。清晰如昨的是,当舍友在筹措着实习和论文时,她已经在默默备战公考了。 “确定未来的道路,并未与父母多加协商,经商的道路显然不适合文弱的我。而既然选择了又何必迟疑。”林岚烟脸上泛着曾经那份笃定,那是抽身于纷扰中的笃信。她舍友纷纷实习了,工作了,而林岚烟坚持稳坐自习室,翻着考试真题,反复寻找薄弱之处,再后一一击破。 理想:一心一意备考,相信天道酬勤。每年两次的省考机会,用心对待,定能收获属于自己的一次小幸运。乡镇的小岗位最是合适的,一份小生活的妙处在于稳定中泛着的微微的波纹。认识新的朋友,偶尔去逛街、爬山、看电影。长假就能回到父母身边,谈谈生活的琐事、趣事。 现实:一开始父母的极力赞成已经开始动摇了。连续两年多的备考,耗费了心力的备战,却始终输人一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谁知幸运旁落。秋季公务员考试915方才闭幕,岚烟却有些焦灼的疲累。 执着的道路中总是泛着太多疑虑。执着是否明智,或许应该重新考虑自己的定位和选择,奔波各地的公考带来的漂泊之感持续了两年后,几乎掏空了林岚烟的坚定。何去何从?
信仰知识之选
考研大军的气势也不甘公考之后。陈潇是其中一员,他给人的印象是条理清楚,少言寡语。 “考过一次,努力不够吧!”陈潇来自一个医学世家,虽然学医是父母之命,但他对于医学的热爱之情却是众所周知的。本科期间,他总是问题最多的学生,喜欢解剖课,为了理清机理,常常自己拖课,老师只能陪同讲解。面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陈潇也曾一时间陷入了彷徨,是国考呢,还是考研,也曾拿捏不定。最后在权衡自己个人能力及专业学习的基础功底后,他选择重新走考研之路。如今的他显得从容而淡定,应该是找到了复习的节奏和方法的缘故。 “其实考研只是自己定的目标,远了的也未曾考虑。要说理想可能还太遥远。”陈潇仍带着茫然。 理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师。谁都知道手术台是最佳的训练基地,然而没有知识的积累,并从中升华的实践真理,医务人员的手术刀将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本科知识太泛,只能考研深钻。研究生可以边上课,边实习,临床经验也能积累吧! 现实:考研是一个多么纯粹的翻阅书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似乎都快淡忘了自己是一名医学院的学生。一年多了,没进过实验室,没看过病人,考研之路持续久了,不自觉会认为知识是死的,只是一些文字的排列了。会不会有那么一天,自己突然间忘了医学知识最崇高的含义是临床实践呢? 对于医学院的子弟,知识是他们对于生命的崇高敬意。知识在成为信仰之时,谁都有想象过“应然”的样貌。只是,有些时候的曲径通幽是多少人的困顿,没有体会考研真正含义的人与对于高考无奈的学子一样,对于这种试卷的设置有着一份深层的怨怼却无可奈何。但是唯一不变的必须完成追求知识的信仰。
职业经理之选
许杏春,24岁,莆田学院12届的学生。面临毕业时,便有很多对于未来的构想。个性张扬如他,选择于他似乎是一个重复的过程。毕业前夕,他带着长辈的期许,信誓旦旦地考试备考公务员,但是他却从未真实地走进过考场。不是畏惧,只是心里不曾有过重视之情。毕业后,为了能够暂时安顿自己的生活,他糊里糊涂地进入一个职场面试并且成功走进自己第一个社会岗位。或许偶然,或许巧合,在些许碰撞和冲突之后,他坚定自己寻到了理想的生活状态。曾经的梦想恍如浮云,新生有待展开。 理想:变数很多,人生的开局不应该就局限于某行某业。但他相信成为职业经理人是属于他的“明智”之选。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人都应该在职场里打磨几年,才能够透出美玉的质地。 现实:工作于自己是痛并快乐着的,未来将去向何方不甚明了,心里其实有很多担忧的。只是再也回不去的考公之路,怎样和父母解释清楚到位仍是问题。除了回避只能回避,什么时候能够拿出成绩证实自己的选择呢? 未来的展开对于精力充沛的毕业生充满了诱惑,精彩待定的过程更让年轻人趋之若鹜。无论怎样的道路,许杏春已经奔赴路途中。他已然在尝试证明自己的“明智”之选。
体验生活之选
一架单反,一份寻找美的热忱,王鑫带着执着开始体验他的生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鑫已经在厦门工作了一个多月,电话里的他有着非常多的趣事于我们分享。给予记者印象深刻的是:经历了生活后的幽默和成熟。在言语上都能发现一个人往返于各个城市践行梦想的快乐。25岁,不甚了解生活的年龄,中文系毕业的王鑫一直都是独行侠。带着阳光一般的活力,活出自己味道的他毕业时,淡然地背起宝贝了四年的单反,镜头走向了社会的怀抱。早已离异的父母没有对于王鑫的决定多加阻拦,或许阻拦也只是徒劳。 王鑫说“理想,应该是理性的吧!我的只能称之为梦想。我就生活在自己编织的梦里,体验人生百态,找一个最美的镜头看待一座城市,一个人,一件事。镜头里的世界,亦真亦假,却蕴藏着哲理。” 理想:走遍全中国大小的城市,工作以筹措自己的生活费用,举起自己的梦想在偶尔的名山大川之间寻一份独享的快乐。走在路上体验风一样疾驰的感觉。 现实:走走停停,朋友在身边,在某座城市,奔赴着,流动的快感在进入梦乡的前一刻剩下的是孤独。多数时间是欣然享受这份孤独的美的,只是有那么一些时候是渴望回家的。也渴望能够多呆在一座城市一段时间,却只能挣扎着在起程。 梦的践行者拥有最炫目的勇气和魄力。在走向社会,在体验生活,或者我更喜欢形容那是感受生命。丰富的积淀,一定能够慢慢饱满镜头下故事。每一座城市都在悄然诉说着它的美,王鑫值得拥抱这份美妙。
农耕自然之选
唐薇薇,东北大山里的孩子,朴实诚恳,她希望能够利用知识为自己的家人营造一份美妙的生活。筹划了四年的生意经,梗在心里四年的假想,终于要落实的时候心里却慌乱了,害怕失败,然而为了圆梦,她只能冒险一试。 华侨大学的奖学金历来是丰厚的,品学兼优的唐薇薇在大学本科期间利用课余时间打短工,积攒了一小笔资金。她在筹划自己的农庄,快乐小农园。“其实计划很复杂,在职业规划竞赛中,我们团队的策划案也在指导下不断得到了完善。构建未来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需要掌握大局的权衡利弊。” 农庄的地已经租赁下了,此间已唐薇薇已经在农庄场地附近做起了小买卖。而农庄的事情仍在筹措中,或许仍需一些人力的支持,总是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记者视频采访时,唐薇薇坚定地说:“春节后一定能够开张了,很期待。”一块不到五亩的农家地,还是协商性的租赁方式,但对于这搭着木屋的小旅社,仍能让人看见一些曼妙的开始。城市边缘的小生意慢慢地要拉开序幕了。 理想:农耕自然是一种返归自然的渴望。而唐薇薇却只希望帮别人创造这样一份快乐,同时能够挣点小钱,让父母少辛劳一些,多休息一下。 现实:从租赁农家地开始,便有重重障碍,谈判技巧对于诚恳老百姓完全不管用。安稳的生活现状是他们所不乐意打破的,而构想的未来于他们也毫无作用,要不是叔叔的帮忙,连最初的一步都难以迈开。着手了,便不应放弃,即使困难重重。 困难重重方显得选择之可贵,践行梦想之艰辛,创业一直都是毕业生最不敢选择之路,因为翻船事故太多,可能的危机太多,年轻稚嫩的他们都不敢轻易尝试。
记者手记: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或许是时间上的,或许是空间上的。“明智”之选,到底如何,无人知晓,只是在生活的坚守中,谁都能获得专属于自己的宝藏。选择中也多有不如意之时,只有洞见未来的人,善于坚守,善于经营生活,善于发掘最真实的欢乐。在路上的人,都应该面带笑容,奔赴未来。 晚报记者 许帅娟 辜建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