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孩子的支配狂
【发布日期:2013-06-19】 【来源:】 【阅读:次】【作者:】
人们总爱用“天真无邪”来形容孩子,认为孩子没有什么心理活动。其实不然,孩子具有复杂的心理活动,而且由于心理抵抗力差,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父母要细心观察,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并引导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案例 亮亮妈妈:我儿子亮亮今年5岁,我们去逛街时,他站在超市的玩具柜前,向我索要一个“音乐坦克”,我不买给他,亮亮沉默片刻便开始大吵大闹起来。我无奈之下只好屈服。谁知这时儿子的注意力已经不在“音乐坦克”上了:他一把将我递过来的“音乐坦克”扔到地上,用脚踢我、踹“音乐坦克”,甚至对过来劝说的售货员又抓又打,围观的人越多他越闹得欢。这时,“音乐坦克”似乎早已在儿子的视线之外,他失去控制般地撒野。他经常会这样,弄得我不知该如何是好? 分析 新羽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石头分析认为,亮亮的这种行为是任性。任性是不少孩子的通病,如果孩子的任性行为得不到及时矫治,就会发展为心理障碍-支配狂。显然,亮亮的行为已经远远超出了“任性”的范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他已经由任性发展为支配狂。 支配狂是一种由于性格过分偏激,导致情绪控制方面的障碍。具有支配狂的孩子过分地以自我为中心,无理要求所有的人都必须围着他转,并倾向通过极端的语言、行为等来引起旁人的注意,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如上例中的亮亮,后来的目的已经不是要获得“音乐坦克”,而是通过吵闹、撒野的方式来引起周围人对他的关注。 特别提示:有慢性疾病或身体有缺陷的孩子、被宠爱过度的孩子以及自幼受到忽视的孩子最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
对策 针对这种行为,心理咨询师石头认为防胜于治。他说有这种倾向的孩子,大人可以从以下几个及时而恰当的早期教育相信可以有效地防止孩子“走火入魔”。 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情绪变化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当孩子出现任性行为时,一定要找出原因:是孩子没有得到恰当的关注,受了委屈,还是孩子的合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然后针对具体原因及时疏解孩子的情绪,而不是一味斥责孩子。 不要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父母绝不能因疼爱孩子而不断无原则地满足他,不管合不合理。比如,孩子挑剔食物,不妨就让他饿一饿,绝不额外给食物,几次之后,他就会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得不到父母支持的。 教孩子学会与人合作。比如在家通过食物分享、角色游戏等各种方式,让孩子了解到自己只是家庭中的一个成员,而不是核心。 树立起父母的权威。当发现孩子开始有“支配狂”的行为苗头时,应当明确告诉孩子“不行就是不行”,让孩子能够看到并领教父母的权威。 当然,如果孩子已经形成了这种心理障碍,纠正起来就绝非一日之功了,建议尽早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