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到北欧四国旅行,对那里无所不在的儿童“公共意识”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芬兰的赫尔辛基国际机场排队安检去斯德哥尔摩,当时正值圣诞节的前夕,大量的芬兰家庭举家前往南欧,准备在相对温暖的地中海沿岸度过他们宝贵的假期,因此,安检通道的队伍排得很长。 我和团友开始在队伍中低声聊天,过了一会儿,团友开始不停地朝着我背后挥手微笑,我转身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我们身后不知什么时候已跟上了一个芬兰家庭:身材高大的父母带着三个孩子静静地排在我们身后。令我惊异的不仅仅是这三个孩子每人都背着旅行背囊,更主要的是他们在公共场合表现出的安静和礼貌:他们排在我们身后起码有一刻钟了,但我未发觉他们。 在北欧,父母从孩子刚刚咿呀学语开始,就反复跟他讲明“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不同,灌输“不要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妨碍他人”的观念,这是礼貌和教养的一部分。孩子可以在自家的房间里当“角斗士”、“运动超人”和“大分贝演讲家”,但一旦进入影院、剧场、候车室等“公共空间”,父母会蹲下来对他反复讲明:这里还有很多与你一起来看戏、吃饭、等待旅行的人,别人在阅读、谈话,不可肆意喧闹和奔跑,不能影响他人。 如果比较年幼的孩子还没有这个意识,家庭中年龄稍大的孩子也会参与到言传身教中来。我在斯德哥尔摩的一家酒店曾亲眼目睹了一个北欧家庭对孩子“公共意识”的熏陶产生的影响:电梯门开了,刚才还在说笑的父母,立刻转过头去,对后出来的两个孩子做了手势——将食指竖放在嘴唇上,意思是:看,这里有别人,大家都需要安静。两个孩子,大的是个男孩,六七岁,小的女孩才两岁多,还不明白自己到了什么地方,依然在哭闹。于是,令人惊讶的一幕发生了,那个男孩迅速走过去,一手牵起妹妹的手,一手的食指竖放在妹妹的嘴唇上,我和团友惊羡于小男孩在公共意识方面表现出的素养。在公共领域,个人的活动范围和活动剧烈程度都要缩小,这是一个必须要从小灌输的常识,也是文明程度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