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任性”,引发广泛关注,报告指出,要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总理采用流行的网络用语来表述对行政权力的警觉,让人印象深刻。而去年一年多来,中央政府下大力气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超过三分之一行政审批权限,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中国经济也由此释放出极大的活力,在持续下行的困境中依然新增1000多万人的就业,这一亮眼的“成绩单”,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这一表述。 不仅如此,强力推进的简政放权,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政府随意干预微观经济的行为,让权力更加公正、透明,有较为清晰的边界。其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不容低估。 不过,能不能从根本上遏止权力的“任性”,真正营造出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影响社会风气,并最终树立良好的为政之风,恐怕还需要更为艰苦的努力。权力固然“不可任性”,而若想抵达“不敢任性”、“不能任性”的终极目标,还有赖于强有力的制度约束。 以简政放权为例,眼下很多地方都落实中央规定,取消和下放了很多行政审批权限,但从实际运行的效果看,还远未到额手称庆的时候。这是因为,旧的审批权力消失了,但一些政府部门、官员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意识并没有相应地调整,各种卡、要行为并未完全绝迹。而在取消和下放审批的同时,部分地方政府部门也出现懒政、怠政的情形。李克强总理也在报告中指出,少数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 可见,作为调整政治经济社会的重要力量,政府权力不能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均应该有明确具体的制度约束。既要有边界,比如确定权力清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也要有责任,比如确定责任清单。而所有权力均需在宪法、法律的框架内作为,真正做到依宪行政、依法行政,并强化问责机制,以去除一切乱作为、不作为。 此外,还要继续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以公开促公平公正。权力除了要接受自上而下的监管问责压力之外,更要接受广泛的公众监督。权力下放得是不是到位,政府管理得是不是合理,有没有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社会公众应该有发言权、评判权。如果今后依然像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那样,“群众对医疗、养老、住房、交通、教育、收入分配、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则这样的权力运行显然是有待改进的。 说到底,权力的“任性”源于权力的不透明、不公开,且存在太多的自由裁量。新的一年,希望各级政府部门一手抓“瘦身”,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强化制度;一手抓“暴晒”,让权力在阳光下接受社会监督,有权才“不敢任性”也“不能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