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生活视角
“骨朵”原是一种兵器
【发布日期:2015-04-25】 【来源:】 【阅读:次】【作者:许晖】
    今天口语中的“骨朵”一词,专指花蕾,比如形容花朵盛开的样子。但是鲜为人知的是,骨朵最初竟然是古代的一种兵器。
     “骨朵”这种兵器为铁或硬木制成,长棒的顶端安装有石质或金属的头,头呈圆形、蒜头形、蒺藜形等多种,后来用作仪仗的时候固定为瓜形,因此俗称金瓜。
    宋人吴处厚所著《青箱杂记》中载:“昔徐温子知训在广陵,作红漆柄骨朵,选牙队百余人,执以前导,谓之朱蒜。”徐温是五代时人,因此这是文献中关于“骨朵”的最早记载。
    另据《辽史·刑法志》记载,当时的杖刑中有“铁骨朵之法”,杖五或七下。这是把“骨朵”当作刑杖使用了。宋代以后不再用作兵器和刑杖,只供仪仗之用。北宋著名文学家宋祁《宋景文公笔记》载:“国朝有骨朵子直,卫士之亲近者。”可见“骨朵”已经退化为禁卫的仪仗了。至于“骨朵”的得名,《宋景文公笔记》载:“关中人谓腹大者为‘胍’。俗因谓杖头大者为‘胍’,后讹为‘骨朵’。”
    不过用作花蕾讲的“骨朵”一词,倒是非常符合“骨朵”兵器的特征:花茎似棒身(支撑的骨),花蕊似蒜头或瓜形(盛开的“朵”)。“骨朵”大约从明代开始当花蕾讲。《西游记》第四十九回中,妖邪道:“这不是打银之锤,你看,九瓣攒成花骨朵,一竿虚孔万年青。原来不比凡间物,出处还从仙苑名。”此妖邪用的锤其实仍是作为兵器的“骨朵”形状,不过这时已经有“花骨朵”的称谓了。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