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立的县巷牌坊下走过,一道牌坊,便仿佛隔绝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时空。一边是车水马龙的现代生活,一边则是清幽安逸的古街“后现代生活”。转身或者向前,就如时光向前或是倒流,新城与古街,不过一道牌坊的间隔。以九头十八巷之一的社衙头为起点,延伸出来的大路、县巷、衙后、后街、庙前、坊巷6条古街,是明清时期莆田县衙所在地,是过去的行政中心和商业中心,亦是40多年前老一代莆田人的居住地。而如今,这里是经过修旧如旧的莆田版“三坊七巷”,是全市仅存的一片历史文化街区,更是莆田文化新旧交替的一个更迭缩影。
清幽安逸 老莆田人的古街记忆
下着小雨的清晨,打一把伞经过的不一定是江南的雨巷,也可能是承载着老莆田记忆的县巷。县巷连通着后街、衙后、大路、庙前和坊巷等5条古街。40多年前,作为莆田的中心城区,大路、县巷、后街、衙后、庙前和坊巷6条古街,曾是老一代莆田人的居住区,清幽安逸,才是它原本的样子。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随着莆田城区的扩大发展,曾经的居民区,成了如今迎来送往的商业街。但相比于现代商圈的繁华与喧嚣,这里仍然保持着独处一隅的老房沧桑和清静慢生活。
走进古街,可以看到:在这里,修钟表、裁缝店、古玩字画、弹棉花、绣补衣服、藤艺家具等民间老行当、老字号随处可见;在这里,可以看到一群老城里人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在这里,每一位老人都可以娓娓道出最原滋原味的坊间故事……唯一不同于几年前的是,这里的石板路和门面、店招,经过一番修旧如旧,让古街看起来更具特色与魅力。
家住庙前的陈老伯今年已经72岁,在自家门前摆一张小桌,和几位老友品茶的他回忆起当年古街的样子说,曾经居住在此的街坊邻居,彼此都认识,只要有事,大家都会过来帮忙。只是后来,许多人都搬走了,剩下的就都是开着各种店铺的古街人或者外乡人。而迎面走来的两位阿姨的对话却颇有些深意。从对话中可以听出,两位是旧时邻里,一位已经搬离古街很久,一位则一直住在古街里。只听她们说着:“当年你们搬走至今,我们也有几十年没见了。”时光易老,而乡愁不改。几十年的乔居与分离,也挡不住想要回到古街再看一看的脚步。
修旧如旧 千年古城展新颜
如同福州的三坊七巷,前几年,那里还是破旧而杂乱的老街,主营红白喜事用品,每每经过,总是令人百味杂陈。然而,经过改造和大力宣传,近年,三坊七巷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街,现在更是成为福州的一大商圈、对旅游业和城市经济带来诸多利益。 福州、泉州等地相继推出历史文化名街,莆田作为一个具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其文化气息不输福州与泉州。由县巷和大路、衙后、后街、庙前、坊巷6条主要街巷组成的荔城区历史文化古街是莆田中心城区内仅存的一片历史古街区,也是莆田市文化古迹最密集、历史文化遗存最丰富的街区。古街内现存大宗伯第、古谯楼、文峰宫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林扬祖故居、彭鹏故居、风山寺、光裕坊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6条古街既是莆田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莆田文化最有说服力的建筑见证。每条古街都隐藏着一段辉煌的文化历史,每条古街都蕴含着一个传奇的莆田故事,每条古街都传承着老莆田千年的文化记忆。 在2011年之前,由于路面年久失修,加上没有消防管道、雨污水管等排水系统,大街上污水横流,而且整个片区内的房屋多为土胚木质结构,紧挨着连成一片,各街巷的临街店面前电线、有线电视线路、网络线、电话线等布局凌乱,存在火灾隐患。从2011年开始,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片古街区,同时也为了改善片区居民的居住质量,打造莆田版的“三坊七巷”,荔城区在保持古街原有风貌的同时,对古街进行修复和仿古改造。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整个工程对6条古街立面装饰主要是对木质的街面进行修补,其木质、砖混的临街采用装饰颜色为古铜色、铁红色,保留明清时代的风格,临街立面、店招也进行了统一装饰。2013年6月,修缮后的古街修旧如旧,如实地保存了古街的原有面貌,却又让这座千年古城以崭新的风采继续屹立在兴化大地之上。
时光之上 时隔多年县巷再现牌坊
除了对古街进行修缮,值得一提的还有新立的县巷仿古牌坊。在古街修缮工程中新立的县巷牌坊,是县巷时隔60年后再现牌坊。没有飞檐翘角,不见精雕细作,这道门楼式木坊很“朴素”,却依然给古街的增添了魅力。 有史可查的县巷最早的一道牌坊是“善俗坊”,这道牌坊在明嘉靖十年,被知县王钜改为“文献名邦”坊。明嘉靖四十四年,“文献名邦”坊已不复存在,为显示当时莆田县文化发达、教育兴旺的风采,知县徐执策在县衙署外的县巷南北路口竖起两座牌坊,南坊面对壶公山,匾书“莆阳文献”,北坊面对九华山,匾书“海滨邹鲁”。在这两块匾悬挂33年后的明万历二十六年,知县孙继有又将匾额改为“壶兰雄邑”和“文献名邦”,以彰显莆田这座壶兰山水间的古城,文化发达、英才辈出,誉满神州。市文物专家吴天鹤告诉记者,文献史书记载,这两道门楼式木坊并不高大,过去人们骑在马上抬手就能摸到坊梁。可惜的是这两道牌坊其中一道毁于1947年元宵夜的文峰天后宫前街大火,另一道约在1951年道路扩宽中被拆除。而如今新立的牌坊,也是县巷时隔60年后再现牌坊。
各有秋千 仿古指路牌指向老字号
依次从6条古街里穿行而过,可以发现每条古街的入口处都新设了仿古指路牌。对照仿古指路牌上的标识与分类,可以清楚地看到6条古街均有不同的商业功能:县巷主要是出售古玩字画,坊巷和大路街主要是鞋服商铺,后街主要经营日杂百货,庙前街是小吃店,衙后街则主要经营家具。 对于老莆田人来说,古街是他们的家;而对于每一个莆田人来说,古街的保护是每一个人对于这座城市的情怀。走进古街,连成片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里,散落着制锁铺、裁缝店、老字号民间工艺作坊,随处可见老莆田的影子。对于古街的走访与回顾,就像是于时空交错里,和历史的一次对话。庙前的陈老伯动情地说:“希望这几条古街能够一直保持原貌,成为莆田的标志。”而这不仅是像陈老伯这样的老莆田人的殷殷希望,更是每一个莆田人对于这篇历史文化街区的真诚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