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
【发布日期:2017-02-19】 【来源:】 【阅读:次】【作者:】
心理暗示 提升智力
近日,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接受同样的智力训练,相信训练有效的人智力得到提高,这说明心理暗示、心理安慰有强大的作用。 为了研究“安慰剂效应”对智力的影响,研究人员把参与实验的参与者分成两组,都进行认知训练,但告诉其中一组(安慰剂组)这种训练能有效提高智力,而另外一组(控制组)只对其说明参与研究可以得到学分,没有其他目的。训练前后对参与者智力测试结果显示,安慰剂组的成员在训练后平均智商提高了5~10个点,但控制组在智力上没有改进。研究人员询问了参与者对于智商的信念,安慰剂组的被试有更高的信念相信智力是可塑的。研究者认为,安慰剂效应有实际价值,虽说“自欺欺人”并不可取,但是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助于人潜力的发掘。
爱做噩梦 更有创造力
做噩梦会让我们喘息沉重、出汗增多、心跳加快,但加拿大蒙特利尔睡眠医学高级研究中心梦境与噩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发现:反复做噩梦的人往往更有创意。 研究人员观察了做噩梦的人在快速眼动睡眠期间(该阶段与做梦相关)是否会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词汇联想能力。志愿者完成了一系列调查问卷以考察他们的创造力,并汇报了他们在清醒状态下所做的白日梦。随后,研究人员将电极放在了他们的头皮和身体上,并要求志愿者小睡片刻。在睡觉的前后时间里,研究人员分别评价了他们在一项任务中的表现。一周后,研究者再次对他们在任务中的表现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显示:经常做噩梦的人在任务中的得分要高于不做噩梦的同龄人,即使是在一周后的重复测试中也是如此。 发表在《睡眠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成果认为:爱做噩梦的人在清醒状态下,情感接触更广泛,这导致他们易做出更有想象力的梦境;与此同时,丰富的梦境想象,也会渗透到他们白天的意识之中。
家有初中生 父母最焦虑
孩子成长总是牵动父母的神经,父母们的焦虑似乎没有尽头。 近日,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针对2200名母亲进行了一项调查,旨在了解其健康状况、养育方式和对子女的认知。结果显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母亲的“养育压力值”呈倒V型。在孩子十一二岁时,母亲精神压力最大;在新生儿阶段或子女婚后,其压力值降低。 “初中的孩子突然会经历多种变化,包括进入青春期,体内激素迅速升高。体型在变,心态也在变,更希望在同龄人中受欢迎。孩子会挑战父母的底线。父母禁忌的东西,他们会想去尝试,比如抽烟、喝酒。”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桑伊娜·劳瑟说。 “因为多数文化传统都认为,抚养子女主要是女性的工作。因此,当孩子内心动荡时,母亲是第一反应者和承受者。”桑伊娜·劳瑟指出,本项调查最让她吃惊的是母亲在这一时期的内心斗争。“她们措手不及,甚至对自己的养育方式、婚姻关系及个人成就产生怀疑。” 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这项研究设计一些项目,帮初中生父母调节精神压力,调整育儿方式。
|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