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生活视角
研究发现
【发布日期:2017-08-13】 【来源:】 【阅读:次】【作者:】

  手机看太勤冲动没耐性

    美国坦普尔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那些离开手机几分钟就受不了的人,更容易缺乏耐心、行为冲动。
  研究人员对91名在校大学生的手机使用习惯展开调查。他们在参试者手机上安了一个应用程序(APP)以记录其两周内每天使用手机的情况。参试大学生填写包括“你认为每天使用手机多长时间?”“每天看手机多少次?”等一系列问题的调查表,并接受多项认知能力测试。结果发现,一些参试者坦言每天发送数百条信息或者花费数小时在社交网上聊天。参试者平均每天查看手机85次,上网或使用各种APP的时间长达5小时,这相当于每天清醒时间的三分之一。
  研究人员还对每位大学生进行了系列心理测试,并让其对“立即接受一笔钞票”或者“过一段时间接受更大一笔钞票”的假设问题作出选择。结果发现,那些频繁看手机及使用社交网络的参试者更可能选择“立马拿钱”,此外,频繁看手机的参试者在个性特征的测试中表现出更多冲动倾向。
  该大学心理学家杰森·陈博士表示,新研究证实人们使用手机的习惯与个性存在关联,离不开手机的人更易表现出冲动和缺乏耐心的倾向。在日常交流中,人们常把对方频繁看手机认作是不礼貌行为。因此,使用手机最好把握适时、适度原则。


  惩罚式教育行不通

    不少家长信奉传统教育理念“棍棒底下出孝子”,然而一项新研究发现,单纯惩罚、责骂无助于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
  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普通心理学研究所安德烈亚斯·埃德教授领导开展研究,要求参与者完成一项简单任务,对屏幕上闪烁的数字进行操作。参与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按下左右两个按键,不管按哪个键都会受到轻微电击。结果显示,单纯惩罚并不能阻止参与者的不良行为。
  为了寻找原因,研究人员重新设置两个按键,一个会发出低强度电击,另一个会发出高强度电击。观察发现,当即将受到低强度电击时,参与者按键速度变快。安德烈亚斯表示,如果孩子面临的选项只有惩罚,他们会继续不良行为,如果能够给出更多选择,告诉孩子正确的行为方式,有利于替代不良行为。


  孩子频转学易自卑

    据美国《医学日报》近日报道,英国华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发现,经常转学会给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特别是会影响到他们的自尊心和归属感。
  研究团队对1991~1992年间出生的孩子进行了12年的考察,他们发现,经常转学的孩子更易体验到自卑感和失败感,他们内向,感觉与他人隔离。在此期间转学3次以上的孩子至少表现出一种明确精神病性症状(包括幻觉、妄想、明显的思维紊乱、思维不连贯和明显的行为紊乱)的可能性为60%。体验精神病性症状的儿童的表现既有可能较温和,也可能出现异常行为,如严重损害身体健康的分离性精神分裂症。发表在《美国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学会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成果认为:转学会让孩子承受极大压力,增加孩子出现精神病性症状的风险,学校应当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来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