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正在上映,片中涉及面众多,除了120帧+4K+3D的效果之外,其主题、角色和动作场面等,给观众带来了广阔的探讨空间,也让人想问李安很多个“为什么”。作为导演的李安,这次就亲自来答疑,给出了大家对电影的种种问题的答案。
问题1:为什么挑战新技术? “电影很久没改革了”
有太多的人想问李安“为什么”,为什么他要挑战120帧+4K+3D的全新电影技术?为什么他要做如此大胆的尝试?针对这些疑问,李安给出了答案:电影需要革新。“作为电影人,我一方面觉得很冒险,拿了好几千万美元在里面试验;另外一方面觉得很幸运,因为我有机会学习,这感觉跟新兵送去打仗的感觉很相像。” “电影已经很久没有改革了,大家都有这种感觉吧?让《比利·林恩》成为一个新的开始吧。”李安说。
问题2:如何看待技术的地位? “技术要为艺术服务”
当李安尝试了革新,人们关注他的是革新中的技术实验。但李安却说:“电影不管怎么样,重要的都是人的感觉,技术还是要为艺术来服务,为故事、为人物、为戏剧性服务。我从来不觉得技术在这边,艺术在另外一边。我觉得观点跟内容一样重要,怎么看待电影对我来说很重要,我经常会把自己卷到一个新的观念里面去。”
问题3:这个故事想表现什么? “讲美国人内心的战争”
《比利·林恩》到底要表现什么?有些中国观众认为,该片帮助他们了解了美国平民的心态。有观众认为,影片讽刺了美国对外战争,主人公的经历感人肺腑。还有观众对该片剧情和主题反应平淡。那么,在李安眼中,《比利·林恩》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李安透露:“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公众的想象和士兵的亲身经历是两回事。中场秀满足了公众的想象,成为他们精神上的寄托,士兵也要变成演员演节目给公众看。可是他们站在舞台上,脑子里想的东西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公众的想象和他们真实经历形成了对比,这很有意思。” 他还举例说,“在我的印象里,过去美军都是征兵,到越战为止,抽到谁就是谁。二次大战更明显,大家都去参军。所以参军是全民共同参与的行动,里面没有差别。自己会从军打仗,可能你的兄弟姐妹、朋友、家人也都会去打仗,会受伤,会牺牲,大家都是公平的。可是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都变成了职业军人,很多生活在底层的人去当兵。他们本身处在很低的阶级,公众感谢他们的表现,要他们表现出自己在战场上不需要受罪的样子,他们会感觉很不公平。打仗也会令士兵留下诸多身心创伤。比利·林恩在中场秀里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从大老板到一般平民,他看到了美国各阶层的人性展示。” 李安指出,“影片最后有一句台词,比利·林恩说其实军人去打仗,打的是他们自己的战争。这场战争是所有老百姓、社会各个阶级形形色色的人心里面的战争。对我来说,这个电影讲的其实是美国人内心的战争。”
问题4:为何动作戏那么残酷? “让观众能感同身受”
和很多人预期的不同,《比利·林恩》中的“动作戏”“枪战戏”都不多。但影片中极为精炼的动作戏,却令人看得痛彻心扉。 李安透露,演员为了拍好这场戏,跟着2004年在伊拉克打过仗的军官一起研究动作。“对我来讲,打仗的场面是戏剧性的表达,其中的生死观非常有戏剧感。”他说。 比利·林恩和敌人在下水管中的搏杀,是李安的高明设计。“下水管让这场打斗戏像是一场内心戏,这场仗从外在打到了内在。我们用最清晰的方式表现了搏杀的过程,呈现的其实是他在战争中的内心体验。” 问题5:为何拍抓捕伊拉克人? “换角度呈现不同景象” 片中,比利·林恩和战友们冲入一个伊拉克家庭中,带走了家庭的男主人,他的儿女惊恐万状,妻子哀嚎不止。这仿佛是真实的“情景再现”。 对此,李安透露,这段戏是在摩洛哥拍摄的,剧组从当地的伊拉克社区找来了纯正的伊拉克人。 李安表示,“在美国电影里,出去打仗的英雄不像一个人,而像是活动的道具。而当我们从第三世界人民的角度去看,会看到不同的景象。当大家看到美军冲进家门时,小孩子的那份慌张和恐惧,很难不对他们产生恻隐之心。” (王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