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作品《28岁未成年》和老爸作品《长城》同档上映
张艺谋张末父女“同台打擂”
【发布日期:2016-12-07】 【来源:】 【阅读:次】【作者:】
由张末执导,倪妮、霍建华、马苏、王大陆主演的“毒鸡汤”女性电影《28岁未成年》将于12月9日全国热映。前日,著名导演张艺谋、“谋女儿”张末及“谋女郎”倪妮现身北京电影学院,与学子们进行交流活动。“三谋”畅聊了在28岁的人生节点上发生的种种转变。
张末: 28岁前对未来的掌控是零
回忆自己的17岁,张艺谋称那时候去陕西上山下乡,以为一辈子都会留在农村,从没敢奢望会上大学,“大学是非常遥远的名词,哪里敢想。”可就在28岁,张艺谋被北京电影学院录取,从此踏上了电影之路,“很感激人生中的这次转折,学校改变了我的人生命运。” 忆起读书的日子,张艺谋记忆犹新,“北京电影学院当时跟北京农学院共用一个校舍,出了校门就是玉米地和庄稼地。刚才我看到现在的同学完成作业的拍摄条件很好,我们那时候很简单,拍第一部作业用的是手摇的摄影机。” 女儿张末起初并没有走导演之路,而是去学了建筑,在张艺谋看来,“张末这一代人都是自己有一个基本想法,我们那时候完全不是,一切服从组织分配,个人的命运很渺小,对自己未来的掌控是零。” 对于张末起初的选择,张艺谋坦言,“没有失落不失落,只是觉得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她自己的想法最重要。她学建筑我也觉得挺好,后来建筑快学完了,她突然跟我聊,说不想继续读研究生,我问想读什么,她说没想好。我就只是提议一下:要不然做导演?”
张艺谋:这一代因选择更多而彷徨
张末17岁时在国外学习,英文不是很好,压力很大,“那时候还没有想是读建筑还是其他专业,在国外是考进学校之后再作决定的,当时的梦想只是考一个好大学,也没奢望28岁干吗。”读了建筑专业之后,张末进入“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想做,也觉得什么都可以完成”的阶段,但后来发现建筑并不适合自己,“当时很困惑,给大张导打电话问建议。”张末称那是第一次父亲对自己的人生提建议,显得“非常小心翼翼”,“以前大张导都是放养式,那是我第一次问他我该干什么,他给我建议,可以试一下学导演。” 张末坦言,自己对于父亲的建议起初是不甘心的,“我觉得导演40岁以后学都不晚,在这之前我想造一堆很宏伟的楼。但后来我发现建筑不适合我,一路走下来现在也做了导演,我这些年最大的变化是学会怎么做减法,发现什么东西不适合自己。” 《28岁未成年》是张末执导的首部电影,“故事就是28岁的女孩凉夏遇到感情困境,有了回到17岁心智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发现17岁的自己有她现在已经丢失的美好,其实这是一个寻找自我的故事。我们这一代人不像父辈有那么多的限制,往往有更多的选择,但是这也让我们常常不知道该怎么走,会有彷徨感。所以我希望拍一部作品,把我们这代人的心态传达给观众,让观众在看的时候找到自己的影子。”
为中国电影注入新鲜血液
张末的《28岁未成年》12月9日上映,张艺谋的《长城》12月16日上映,前后相差一周,注定要“同台打擂”。张艺谋曾对张末说,想复制自己当年的成就几乎不可能,“我跟末末说这个话的意思是不想让她有压力,拍第一部电影要不忘初心,坚持自己的梦想。我担心她压力大,就说你怎么拍也拍不过我当年,只是想让她放松心态,做回自己。” “父亲30岁时拍了《红高粱》,跟我拍《28岁未成年》时的年龄差不多,特别有缘分。现在又能同档上映,与其说比赛,我觉得更像联欢。历史上几乎还没有父辈和子辈的电影同档期上映的情况发生过,特别值得记忆。这两部电影的受众群也不太一样,希望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张末说。而在张艺谋看来,“这是命运,很神奇。我把它看做是中国电影的一种传承。” 父女难得同台畅聊,张末略显激动地表示:“我想向我父亲、向前辈们致敬,没有我父亲和前辈们,我当不了导演。他们坚持自己的梦想,感染了我,让我坚持追求电影梦想。我们跟他们不是一代人,拍出来的东西肯定不一样。所以也很期待,我们这一代导演能为中国电影注入新鲜的血液。” (王莉)
|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 湄洲岛生态低碳发展案例再次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大爱和平 文明互鉴 第九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湄洲岛举行
- 灵华线羊角寨隧道上演“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