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首次完成妈祖宫庙普查
【发布日期:2012-05-21】 【来源:】 【阅读:次】【作者:记者 林红霞 黄凤珍】

资料图
晚报讯 昨天,记者从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了解到,历时半年多、历史上首次的莆田妈祖宫庙全面普查工作顺利完成。据普查,莆田市内至少有各类妈祖宫庙800多处,这个数字大大超过以前的所有的有关数量提法。另悉,历史上首部莆田妈祖宫庙大全也已编纂完成,该著作印数3000册,预计6月中旬出版,发行仪式定在第四届海峡论坛妈祖文化活动周期间举行。 近年来,各地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妈祖文化越来越重视,不少地方的妈祖宫庙或重修拓展,或重建新立,妈祖信俗文化得到恢复,各项相关活动更是此起彼伏,目不暇接。各种妈祖资料、研究成果不断出版问世,妈祖宫庙的调查活动也在国内外悄然展开。 我市是妈祖信俗和妈祖文化的交流中心,也是妈祖文化学术交流和研究中心。特别是自2004年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和2008年中华妈祖文化研究院成立后,协会和研究院领导更加重视和致力于开展妈祖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积极联合莆田学院妈祖文化研究所(中心)和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等单位,共同开展妈祖文献史料的辑纂等学术活动。2011年,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在完成组织编纂《妈祖文献史料汇编》第三辑3卷7册后,随即又着手进行莆田市妈祖宫庙的普查工作。这项工作得到了莆田市人大常委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经过半年多的时间,在全市各区县人大系统领导的重视、有关人员的努力工作以及各妈祖宫庙的积极协作下,较顺利地完成了。 在完成了莆田市妈祖宫庙的普查工作后,紧接着,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组织学术力量,承担起《莆田妈祖宫庙大全》的主纂工作,又经过四个多月的努力,终于编成了历史上第一部的莆田妈祖宫庙大全,作为《妈祖信俗大观丛书》的第一部专著。据了解,现在这部专著正式交由海风出版社出版,这是所有关心妈祖文化的信众和有关人士值得庆祝的一件大喜事。 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有关人士表示,编纂《莆田妈祖宫庙大全》是一项前无古人的文化工程,其意义十分重大。经过此次全面普查,莆田市内各类妈祖宫庙的数量大大超过以前的所有的有关数量提法,可以想象,全世界的妈祖宫庙数量也一定大大超过目前我们的估计和报道的数目。因此,期待并将努力促成世界各地的妈祖文化机构在一定范围内,切实地进行调查、著录和研究,使“妈祖信俗”这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成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让妈祖精神在全世界都得到传播并发扬光大。
相关链接
闽台妈祖宫庙名称有渊源
妈祖信仰是一种亲和性、包容性极强的民间信仰。从莆田奉祀妈祖的场所名称、类别方面也可以看到这个特点。奉祀妈祖圣像的场所除了最常见的称宫、庙、堂外,在莆仙地区,还有称为社、寺、庵、观乃至于岩、洞、坛、亭、殿、阁、楼、府、祠、厅等,如月塘忠泰社、游洋天马寺、龙桥瑞龙庵、江口崇清观、山亭湄陀岩、笏石清源洞、黄石隆显坛、东庄天后亭、灵川灵岩殿、霞林青榕阁、莆城懿明楼、梧塘天门府、盖尾新兴祠、西天尾石盘书院妈祖厅等,这与台湾奉祀妈祖场所的名称纷繁情况相类似,显示闽台妈祖宫庙名称的渊源关系。 关于妈祖宫庙类别,据专家研究,主要有主祀妈祖的宫庙、配祀妈祖的以道教各种神祗为主神的宫庙、配祀妈祖的佛寺或与佛教神祗合祀的宫庙、宫馆合一和宫社合一的妈祖宫庙、奉祀妈祖的林氏祠庙及家祀妈祖几类,这几类妈祖宫庙在莆田都存在,只是数量上并不平衡。
|
荔城区北高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 感悟奋斗精神 探寻文化根脉
我市创新电力服务模式 赋能园区高质量发展
荔城区西天尾镇:以“演”促防 以“练”备战
我市“五一”人气满满 假期玩法上新 文化旅游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