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93岁的老共产党员,却仍坚持在企业打工赚钱,而且他把所领到的工资全部用于助学助困,还将儿孙所给的零用钱也全部投入到爱心行动中,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守住心中的那份爱——共产党员的赤子之心,他就是曾荣获福建省第五届“感动福建”的十大人物之一、老游击队员黄文谦老人。 参加游击队投身解放事业 黄文谦是仙游县度尾镇中峰村外洋村人,1920年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家有5个兄弟姐妹,从小家境贫苦。13岁那年,他的父亲得了重病去世,5个兄妹的生活重担全落在母亲一人身上。18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初中毕业,并考上了莆田哲理中学高中,但因为贫穷没有上成学。上学时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教育,主动投身解放中国的革命中,解放战争期间,他参加了仙游地区刘佐周部地下游击队,为解放度尾的战争作出贡献,后在度尾乡人民政府工作。1950年1月,他被抽调到仙游县第七区人民政府当征粮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文革期间,他返回家乡务农,后于1986年经仙游县人民政府审定为老游击队员,并颁发革命五老荣誉证书。 黄文谦说,解放后他自学会计,他的账大家都公认做得好,极少有差错,但由于没有上大学,他找工作特别难。后来他获得机会,在福州一家食品公司任职,从会计员做起,升至财务总监。退休后,儿女们希望他到国外安享晚年,但他拒绝了,坚持留在仙游当一名会计员,而他所赚的钱出部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和困难群众。黄文谦现仍为仙游当地一家食品企业打工。 老党员情系贫困学子 为什么这么大年纪还要打工济困?老人说,是因为有一个故事,让他下了决心。退休回仙游中峰村老家后,黄文谦计划安享晚年,2002年的8月一天,正逢开学,一天,老家的一个远房侄儿着急地向他借100元钱,说是家庭经济困难,没钱交孩子的学费。老人知道这个侄儿平时身体差,家里确实没有什么收入。自小尝过失学滋味的老人一听就急了,马上拿钱给侄儿,并从侄儿那里打听到,在度尾镇中峰小学,交不起学费的还有20多名学生。深知读书重要性的黄文谦当时顾不上身体劳累,马上和侄儿到学校了解情况。从校长处得知情况属实后,老人当场就捐了2000元,并明确表态今后每年都要给贫困学生交学费。 从学校回来后,老人的心情一时难以平静:现在居然还有因为家贫而面临失学的孩子。老人想,自己的子女都成才了,而社会上还有那么多的人需要帮助,自己身体还健康,应该能为他们做些什么。也就是在这一年,老人萌发了助学济困的念头,决定继续打工,所赚的钱全部用来助学济困。 10年助困1000多人 从那年起,黄文谦每月领到的工资全部存入一本存折内,准备用于助学助困。从家里到打工所在的公司,有6公里的路程,除了中午在公司休息外,老人每天要坐两次班车,上午7:30上班,下午5时下班,风雨无阻。谈起黄文谦老人,福建康辉食品公司副总李振树说,黄文谦特别有责任心,这么多年了都没出过差错,所以公司特别信任他。黄文谦老人每月的打工收入有1000多元,领到钱后,老人总是把钱存起来,然后,如同他手中的账目一样,把这笔钱细细分配:资助贫困小学生,每年2000元;奖励品学兼优的穷学生,每年1000元;村里一些孩子,拿了大学录取通知书,缺钱的,每年3000元;年终到了,慰问全村的贫困家庭人员,每年4000元…… 2011年,该村的黄龙峰同学考上福建师范大学,一家人高兴之余,却为学费发愁,尽管后来向亲戚朋友东挪西借,给他筹集了一些钱,但还差1000多元。黄文谦老人知道这个情况后,主动登门,送上1000元助学款。 中峰小学校长告诉记者,从2002年开始,黄文谦老人就开始捐助贫困学生,特别是每年的六一节和教师节,老人总是把自己打工赚来的钱捐献出来,用来资助和奖励贫困学生和学校老师。今年6月份,中峰村小学教室因危房改造缺少资金,黄文谦老人获悉后,立即将儿子给他出国探亲的费用1万元全部捐给学校。据中峰村村主任介绍,每年春节前,黄文谦老人都会拿出4000元用于资助村里的40户困难户。除此之外,老人也很热心村里的公益事业,如村里老人协会活动室建设、铺桥修路等,他总会慷慨解囊。从2002年-2012年连续十年中,黄文谦老人合计捐资25万多元,受助贫困学生及困难群众有1000多人。黄文谦老人坚持打工助学助困的爱心情怀,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称赞,2007年他当选为福建省第五届“感动福建”的十大人物之一,2011年12月,他被莆田市委、市政府表彰授予为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助人为乐才是福 虽然捐款已超过25万元,但在黄文谦老人的家中,记者看到老人的住处非常简陋,除了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张椅子外,别无他物。黄文谦告诉记者,自己现在还能打工赚钱,说明自己身体健康,如果身体条件允许,他还要一直打工下去,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 今年7月1日,在仙游举行的党员助学活动上,黄文谦老人再次拿出3000元资助6名贫困生。他说,教育投资最重要,助人为乐才是福,虽然年纪较大,今年已经93岁了,但他仍将坚持打工,与康辉食品有限公司再签订合同,约定工作到2016年底,去帮助更多贫困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