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道“伤痕累累” 上万群众出行不便
【发布日期:2012-07-19】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晓露 凡兵】

水泥路成了烂泥路
近日,热心读者老陈向本报反映:黄石镇沙坂村至清前村之间的水泥村道,原本平坦整洁,因被来来往往的工程车压得“伤痕累累”,造成路面起伏不平,严重影响方圆上万群众出行。然而近两年了,村民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但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现状:路面受损严重
7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实地采访。老陈反映被工程车压坏的村道,从兴美街与沙坂村相邻处始,直至通向清前村路口的化龙大桥路段。记者由沙坂村一路过去,看到路面破烂不堪,泥泞一片,有些地方已经下沉并呈坑洼状。在临近汀瀛村路段,路面破坏尤为严重,原来水泥的路面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同时也变成名符其实的“水泥路”,路面除了淤泥外,就是一洼洼积水。每当电瓶车和摩托车经过时,还会产生颠簸和震动,车辆碾过水坑积水四溅,让行人躲避不及。 据了解,这条村道宽约5米,约在十年前修建的,系清前、清后、清中、西洪等村上万群众前往黄石镇的必经之路,原本道路平坦通畅,大大方便了周围群众生活生产。约在两年前,位于化龙庵路段附近的一工地施工,经常有工程车满载着建筑材料在村道上穿梭来往,由于不堪重荷,路面出现了龟裂,后来就造成了严重的破损。如今,工地工程已经竣工,但是把原来平坦的路损成千疮百孔,且工地方没有进行修复,周围群众怨言纷纷。
村民:两年路况未改观
开着乡村公交车经过该路段的一师傅说:“从沙坂村到清前村路口,约有1.5公里的路程,路况非常糟糕,我觉得自己手握的不是方向盘,而是舢板上的两只桨,而且这一段路一下雨就出现积水,也时不时出现交通拥堵、事故频发的现象,影响到过往行人和车辆的正常通行。” 记者从化龙大桥步行到清前村,看到沿着民房而过的水泥村道完好无损。“原来从沙坂村到这儿也都是水泥路,路面也是这么平坦,就是因工程车频繁开过那段路,震动很大,路面都裂开了,坑坑洼洼。”清前村民老翁对记者说,两年了,他们就此事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但路面的槽糕状况却未得到改观。“这路太烂了,摔倒的人很多。有一次,有一辆摩托车从那里过来,车子倒在水坑里,骑摩托车的人膝盖上的牛仔裤都摔破了。” “为了修建这条村道,我们群众当年还进行筹资。可现在雨天路面都是泥浆;晴天尘土飞扬,”清前村的几名老人表示,看着伤痕累累的那段村道,周围几个村庄的老人都深感痛心,他们纷纷反映:“小孩到镇里上学,年轻人到工业园区上班,妇女运农产品到市场销售,都得经过这条路,如不抓紧修复,将严重影响多个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
镇政府:将进行道路修补
正当记者采访时,在沙坂村道旁经营食杂店的黄庆荣匆匆忙忙跑了出来。记者看到他的右眼圈有淤青,右脸颊的伤口还有血痂。“路实在是太坏了,大白天也摔人”,黄庆荣告诉记者,7月14下午,他骑电动车路过化龙大桥附近路段,因为路面不平电动车“栽了跟头”,致使他的两颗牙齿摔断了,脸上出现伤痕。 就此,记者电话采访了黄石镇的分管领导何副镇长,他表示,该镇之前已经了解过相关情况,但是由于该村道附近的另一工地仍未完工,仍有可能对该路段产生破坏,所以从今年四月份开始,有关部门只是进行一些小修小补的工作,并未实行比较彻底的修补措施,彻底的修补措施必须待该工地完工后才能实行。
|
感恩母爱 温馨相伴 镇海街道梅峰社区举办母亲节亲子活动
音乐盛宴 燃爆莆田
荔城区北高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 感悟奋斗精神 探寻文化根脉
我市创新电力服务模式 赋能园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