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经济下行压力,我市立足莆田实际,解放思想、创新举措,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统筹推进创新驱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支持力度,促进有效投资,全力打造莆田产业升级版。
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试点
建立项目库,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截止目前,各单位共上报了17个项目。2015年以来,我市积极参加省政府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举办的PPP项目推介会,共推介项目14个,总投资97亿元,其中已签约4个,总投资57亿元。采取更为有效措施,打通民间资本参与PPP的渠道,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重点领域。
落实企业税费减免和技改扶持政策
坚决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积极推进营改增全面扩围改革试点,全面落实小微企业所得税及其他税收奖励优惠政策,上半年共减免税收12.3亿元。 按照市委市政府稳增长调结构的部署,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大企业技改投入力度,选好项目,用好省安排我市的省级企业技改基金约13亿元,支持企业技术更新改造和科技研发创新。为解决企业资金“断链”问题,我市再担保公司累计已发放应急周转资金58亿元;今年我市统筹市直七家经营性收费事业单位存量资金1亿元,再补充中小微企业发展再担保公司的流动资金,做大再担保公司融资规模,化解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促进企业扩大生产、开拓市场、增加销售。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引导银行业机构积极对接我市“十三五”发展规划、“336”工程等重大发展战略,综合运用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手段强化资金保障,对一些遇到资金等问题的行业和企业,主动作为,实行“一企一策”“一业一策”“一楼一策”,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帮助其渡过难关。
创新财政支持有效投资的手段和措施
统筹5亿元资金,组建电子信息产业基金25亿元;统筹8亿元,组建基础设施产业基金40亿元,用于推动重点龙头产业项目落地,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出台了《关于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支持合理购房消费、鼓励农民进城购房、推进库存转换通道等6个方面,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了具体措施,落实有关化解房地产库存税收减免奖励政策,对部分县(区、管委会)出台的个人购房财政补贴政策给予鼓励。研究住房公积金“公转商”贴息贷款措施,加大我市住房公积金支持购房消费的力度。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棚户区改造。 加快支出特别是重点建设项目支出进度。今年以来,我市财政部门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加快预算指标下达和资金拨付。通过库款月报工作机制,动态监测库款流动,科学预测保障水平,保障库款支付保障能力。截止2016年6月30日,库款共支付各项支出95.8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4%,有力地保障了重点项目、民生服务的各项支出。
发挥地方政府债券促投资稳增长效应
今年全市共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152亿元,其中:置换债券127亿元,新增债券24.8亿元。市本级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38.8310万元(其中:置换债券27.5910万元,新增债券11.2400万元)。通过债务置换,转移了国有企业大量存量债务,为国企融资腾出空间。同时,延长债务期限,降低融资成本。置换后,全市每年可节约利息成本约8.7亿元。 晚报记者 卓志洪 通讯员 蔡子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