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今日焦点
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公布
【发布日期:2016-10-21】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吴林玉】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10月14日,《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公布,晚报整理了语、数、英三个科目的大纲进行刊发,其余科目或详细内容考生可登录福建教育考试院网站进行查询。
  据了解,相比往年,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有适当的修订调整。考试内容的主要变化是:在强调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合理设置必考内容与选考内容,满足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契合课程标准的修订方向。语文科是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设为必考内容,以适应高校对新生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物理科是将以往的动量和近代物理等选考内容列为必考,目的是满足高校对人才选拔和未来培养的基本素质要求,又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加强对物理基本理论的教育教学。数学、历史、地理、化学等科删掉了部分选考内容,以减少重复考查。此外,考试大纲还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育人导向。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等内容。

 

  [语文]


  考试范围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着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
  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考试的各部分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分析综合: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鉴赏评价: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语言文字应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使用语言文字。
  识记: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表达应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辨析并修改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四、写作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作文考试的评价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基础等级: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发展等级: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用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汉语]

 


  考试范围
    (一)语文知识


  1、掌握常用字的字音、字形、字义;
  2、在语境中,理解和掌握常用词语的词义和正确用法;
  3、在语境中,理解同义词与反义词、单义词与多义词,关联词以及词语的感情色彩;
  4、理解汉语词语的构成,短语和句子的结构规律;
  5、辨析病句;
  6、识别和变换句式;
  7、造句、扩句、缩句;
  8、组句成篇;
  9、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0、识别和使用常见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11、理解文言文常见实词、虚词。
  

    (二)文学和文化知识与运用
  了解中外着名作家、经典作品;
  理解常用成语、谚语、俗语中的文化内涵;
  了解中外优秀文化中艺术、历史、科学、哲学等领域的基本常识;
  了解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的基本常识。
  

    (三)阅读
  提取话语或文本传递的主要信息;领会和把握话语或文本的情感、态度、语气和倾向;抓住关键概念和重要细节;把握文本中的时空顺序;分析和理解文本中的逻辑关系;整体把握话语或文本的意图;鉴赏文本中的形象,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整体把握文本表现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验文本的内容与形式之美,并作出一定的评价。
  (四)表达
  根据情境和要求,进行准确、流利、得体的表达;根据要求,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常用应用文。
 

 

 [数学]

 


  考核要求
  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抽象概括能力:抽象是指舍弃事物非本质的属性,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概括是指把仅仅属于某一类对象的共同属性区分出来的思维过程.抽象和概括是相互联系的,没有抽象就不可能有概括,而概括必须在抽象的基础上得出某种观点或某个结论。
  推理论证能力:中学数学的推理论证能力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获得的正确数学命题,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真实性的初步的推理能力。
  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
  数据处理能力: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做出判断。
  应用意识: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理解对问题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能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进而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达和说明,应用的主要过程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
  创新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必考内容
  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算法初步、 统计、 概率、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常用逻辑用语、 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框图(文科数学)、计数原理(理科数学)、概率与统计(理科数学)
  选考内容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
  

 

[英语]


  考核要求
  一、语言知识
  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要求词汇量为3500 左右。
  二、语言运用
  1、听力
  要求考生能听懂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考生应能理解主旨要义,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对所听内容做出推断,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2、阅读
  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考生应能:理解主旨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做出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3、写作
  要求考生根据提示进行书面表达。考生应能: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意思;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4 、口语
  要求考生根据提示进行口头表达。考生应能:询问或传递事实性信息,表达意思和想法;做到语音、语调自然;做到语言运用得体;使用有效的交际策略。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