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家园,从垃圾分类做起
【发布日期:2011-11-26】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严绍香 林红霞】

晚报讯 昨天上午,莆田市垃圾分类试点启动仪式在万辉国际城举行,副市长张丽冰宣布启动仪式开始,标志着我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置工作进入新的阶段。另悉,我市各县区(管委会)环卫处将在12月底前参照市环卫处这次的做法,选择一两个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通过各试点小区,以点带面,逐步向全市推广,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市宜居港城的建设。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生活垃圾量与日俱增,仅中心城区日产垃圾400余吨,生活垃圾处理的压力越来越大。现在我市城市垃圾采用混合收运处理,资源利用率极低,垃圾围城、垃圾渗滤液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生活环境问题,更关系到我们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降低处理成本,改善生存环境质量,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本次活动,莆田市是作为全省城市垃圾分类志愿者巡回服务的第二站,而万辉小区也是我市垃圾分类的首个试点小区。据悉,在11月初省环保志愿者协会选定莆田为第二站时,莆田市环卫处主任张佩添就积极落实,协调相关部门,全力做好这次的启动仪式。昨天,万辉小区居民代表沈梅妹说:“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可化害为利。我们居民在这项工作中付出的仅仅是举手之劳而已,但它却是志愿公益精神的体现,是公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个崇高的行为。我们将积极参与、配合、支持垃圾分类工作。”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局长严凤平表示,要充分发挥试点的示范带头作用,加大对居民的宣传力度,倡导广大家庭积极参与,引导居民进行垃圾袋装化和分类收集,并要落实责任和措施,研究制定最佳收运时间及线路,确保将分类后的各类垃圾运输到指定处置场所,同时要总结经验,及时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的配套设施、工作机制和管理体系,扎实推进垃圾分类项目工作的实施,为我市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打下基础。 在启动仪式现场,还设置了垃圾回收资源DIY展示、垃圾分类图片展、垃圾分类资询等,环保志愿者现场分发垃圾分类问卷调查及《居民生活垃圾指导手册》等,并解答住户有关垃圾分类的问题。
[相关新闻]
垃圾分四类 分辨处理变废为宝
“其实,您要做的事情就是和家人一起花几分钟时间学会分辨以下四类垃圾……”什么是垃圾分类?它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是否很难操作?昨天上午,在我市垃圾分类试点启动仪式现场,莆田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就垃圾分类的问题向广大市民进行答疑解惑。 据了解,垃圾分类是指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利用价值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处置方式的要求,分成属性不同的若干种类。通俗的讲,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家庭垃圾(干湿)分类,是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第一步,是垃圾循环利用的关键。据环保志愿者们介绍,家庭进行垃圾分类在操作上其实也不麻烦,只要懂得分辨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不可再生垃圾,然后与小区物业相互配合,将分类后的垃圾分别投放到有相应标志的垃圾筒内。 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常务副会长吴涛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藏。1吨废纸可造出好纸850公斤,可节省木材300公斤,等于少减17棵树;1吨废塑料瓶可回炼600公斤无铅汽油和柴油……为了减少垃圾,变废为宝,希望大家都加入到垃圾分类投放的志愿者行动中来,为发展循环经济和保护地球有限的资源做出每个人应有的贡献。

莆田市环保志愿者接受垃圾分类培训
晚报讯 24日晚,为做好昨天上午的城市垃圾分类仪式,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颜晓梅受邀在莆田学院金荣楼为莆田学院环科协学生和市环保志愿者作《垃圾分类回收》的专题报告。省环保协会垃圾分类项目负责人刘用心、市环卫处办公室主任吴开敏及市环保志愿者协会40多人到场听取报告。 颜晓梅从关乎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思考、中国城市垃圾的现状、城市垃圾的处理以及目前城市垃圾的处理效果与垃圾分类等四方面详细介绍了我省环境的现状,同时阐明了垃圾分类回收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把垃圾变为资源。 受训志愿者们都表示,上完这堂课后才知道原来一个小小的行为可以把垃圾变为资源,变废为宝,他们都说自己的生活习惯将从这堂培训课开始改变,注意细节,让生活变得更美。同时,这座美丽的港城,将要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教授给莆田的市民。
|
我市打造全省首个“星青年零工驿站”
以赛促练 锻造救援尖兵
从湄洲湾到井冈山 传承红色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
2025年莆田工会夏令营开营 职工子女开启文化研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