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近日,市质监局出台了贯彻落实我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实施意见。该局将加大护农惠农工作力度,全力支持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大力实施“质量兴园”和“质量提升”工程,建立市级、县(区)级、乡(镇)、村(社区)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建立健全检验检测公共服务、质量安全动态监管、质量信息资源共享、质量诚信监督体系,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全面提升城乡产品质量水平,实现城乡质量均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抽查合格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到2015年,建立较为完善的质量工作机制,产品质量保持全省先进水平,国家、省监督抽查合格率继续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2%以上,其中食品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健全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体系,推动全市重点产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围绕运用地理标志品牌,保护和培育地理标志产品,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对重点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控 该局将依法加强对全市区域性重点产品、风险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控,全面构建覆盖全市重点产业、重点产品的监管服务网络。积极开展城乡执法打假和集中整治行动,取缔假冒伪劣产品生产窝点,关停无证生产企业,规范生产秩序,净化发展环境,为城乡一体化建设保驾护航。组织开展“关注民生、计量惠民”专项行动,进一步深化民生计量工作,建立健全民生计量工作长效机制。主动对接城乡一体建设重点项目,全面开展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服务试点工作,有针对性地提供质量、标准、计量、特种设备等全方位、一揽子服务。 扶持特色产业集群 重心下移,扶持特色产业集群,深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积极创建国家、省、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带动广大农民按标准组织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扶持我市特色农产品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促进我市特色农业发展;积极引导我市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福建省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推动莆台两地产业龙头企业开展标准交流合作活动。在鞋业、工艺美术等重点产业开展企业联盟标准试点工作,促进提升产业竞争力。围绕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优势特色产业,开展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活动,鼓励优势企业以品牌、资产为龙头,通过入“园”(工业园)、入“团”(企业集团)等方式,聚散为强,服务园区建设。 完善检验检测体系 围绕我市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完善和加强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项目建设。全力构建重点突出、能力一流并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检验检测体系,重点抓好国家浆纸产品质检中心、福建省贵重金属和珠宝玉石产品质检中心、福建省石油产品质检中心技术能力的提升,加快推进国家木雕古典家具产品质检中心(仙游)、莆田市城市能源及安全检测中心筹建步伐,为全市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保障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