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白天黑夜,不管刮风下雨,只要有呼救,他们总是冲在最前面,救死扶伤,他们就是被称作白衣天使的医生。黄锋庆是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的急诊科负责人,主任医生,在他从医22载中,先后抢救过大量的急危重症病人,深受患者的好评。 记者采访黄锋庆主任医师时,办公室里挤满了等候他看病的患者。虽然患者多,但他非常耐心地给他们检查、开单,回答患者的任何疑问。在记者等候了1个多小时后,黄锋庆诊断完最后一名患者,他说从早上一上班就开始接诊,直到上午11点多,连口水都没空喝。 1992年从福建医科大学毕业后,黄锋庆就进入了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工作,1994年,我市成立的首家急诊科,他是创始人之一。急诊科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从那时始,他就开始全天候待命的从医生涯。没有白天,没有黑夜,没有节假日,就算是休息日,他也是24小时待命,随时应急重大事故抢救。 让黄锋庆记忆深刻的一次急救是在几年前,黄石一家鞋厂中秋聚餐,员工在食用红菇后出现集体中毒事件,那天他休息,但又凑巧来医院,当他看到病床上躺着等待急救的患者,二话不说,立即加入抢救,后来救护车陆续将100多名中毒患者送入医院,院方集中了30多名医生,100名护士加入抢救,他也从晚上8点忙到第二日凌晨3点,没坐下休息一次。他说,看到医院到处都是患者,心里非常着急。时间就是生命,那时谁都不敢多耽误一分钟,因为患者随时就有可能出现危险,而多为患者多争取一分钟时间就是多一分生命保障。 出诊急救,为患者争取生的权力,赢得生的希望。而出诊的医护人员也同样会面临危险。2011年9月的那场台风大暴雨,造成全市的洪涝。那天黄锋庆和同事出诊接病人,天下着暴雨,救护车接到病人后迎雨而行,当车行至华亭路段时,前方的路被洪水拦住,黄锋庆和同事赶紧将病人用担架安全转移,随后洪水涌过来,将车冲走,还在车上的一名护士差点被困。看着安全转移的病人,他们心有余悸。2008年,他们接到庄边镇深山里一个小村庄有腹痛病人急需救助,黄锋庆和同事坐着救护车到山脚下,步行来到病人家里,现场急救处理后需送往医院进行下一步治疗。由于病人家属人手不够,黄锋庆就和同事们一起用扛架抬着病人,一步步地沿着山路小心翼翼地送到山脚下的救护车上。这一次他们花了十多个小时才接回病人,但却成功地救助了这名患者。 说起20多年的急救工作,黄锋庆说,急诊科的全部医护人员和他一样,认真负责,视病人如亲人,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急诊科平均一天外出接诊十几次,一年四千多次,20多年,他不知道共接诊了多少病人,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 而最让黄锋庆自豪的他和同事先后成功抢救了十几例的超常心肺复苏病人,而一名病人经过抢救后完全康复。黄锋庆告诉记者,7年前,患者林某因心肌梗塞出现胸痛、呼吸困难送到医院,在做心电图检查时他发现患者的出现心跳骤停,他和同事赶紧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抢救,经过十来分钟的抢救,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黄锋庆介绍说,超常心肺复苏是指心脏骤停大于10分钟的抢救,而他们曾有过经过20、30、40分钟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并成功抢救十几例,这在国内是非常罕见的。 除了平日里救死扶伤外,黄锋庆还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对新医护人员传、帮、带。黄锋庆说,做为医生,要真心善待病人,因为患者把生命托付给了你。这种对生命的敬畏,化作了他对患者的仁爱。一年365天,无论白天黑夜,只要患者需要,他就义无反顾。“病人的安康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只要能给患者看好病,他就是再忙、再累,心里也感觉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