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旅游
曾巩读书岩:弥漫古朴儒雅之风
【发布日期:2013-12-17】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许秋洪 整理】

 

    曾巩读书岩位于南丰县琴城南门,盱水河畔的半山腰。古文化遗址,建于宋代。相传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少年读书的地方。
    据《南丰县志》记载:“明景泰年间训导汪伦建曾岩祠亭,清光绪年间祠圮。邑令吴鸣麒复即岩为亭”,文革时被拆毁,1983年为纪念曾巩诞生九百周年重建读书岩亭。抚州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曾巩,江西南丰人,幼年攻读于“读书岩”,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诗人和散文家。读书岩深丈许,高八尺,宽丈余,天然石室,内有石桌、石凳和小洞,岩前有一块石台,宽阔平坦,石台之上建有亭阁。石柱陶瓦、油漆彩绘、檐牙高矗,民族色彩浓厚。石壁上镌刻着南宋理学家朱熹手书的“书岩”二字。池边石碑上刻着朱熹“墨池”手迹。

 


    读书岩前景色秀丽、状观,树掩亭台,红绿相间,盱水西来,倒影如画,美不胜收。1983年值曾巩逝世900周年,在读书岩旁兴建曾巩纪念馆,馆内展示了曾巩生平及主要成就,展品以图片为主,图文并茂,以年谱顺序介绍曾巩一生性情耿介、清廉刚正。有全国各地搜集的有关曾巩拓片、报刊、评介、诗词、散文出版物或复印件等。为纪念这位唐宋八大家人,中国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书写“读书岩”金饰横匾悬挂于正中。


    曾巩生平介绍:
    生于江西南丰一个官宦人家,12岁就作了“六论”一篇,为当时所赞。年十六,即笃志为古文。
    十八岁时随父曾易占迁移至玉山县(在江西境内),其间周游当地,写成了《游信州玉山小岩记》,内容主要是记述玉山县的地貌,包括溶洞、岩石等等。
    二十岁时再周游全国,得当时名士王安石和欧阳修的赏识,后来成为了欧阳修的得意门生,并称“欧曾”。
    进士考试时,梅圣俞为考官,辅助主考官欧阳修阅卷,发现了苏轼写的“刑赏忠厚之至论”,惊为天人,并推荐苏轼的试卷给欧阳修批阅。欧阳修颇惊其才,但是试卷糊名,欧阳修认为很有可能是弟子曾巩所写,于是将此卷取为第二,将原本第二名的卷子取为第一。但却事有碰巧,欧阳修为了避嫌,取为第一的卷子,恰好是曾巩所写。
    1057 年他中进士后,历任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越州通判,济州、福州知州。后受宋神宗邀请,到京师担任中书舍人,进行编修史书工作。曾巩参与了整理并校勘《战国策》、《说苑》等书。著有《元丰类稿》、《续元丰类稿》、《外集》等。代表作为《墨池记》。其文风细,笔墨犀利。
    1083 年卒,追谥为“文定”。
    南丰曾氏为耕读世家。自巩之祖父致尧于太平兴国八年(983)举进士起,77年间曾家出了进士 19位。进士中,致尧辈7人,其子易占辈6人,其孙巩辈6人。此外,巩之妹婿王安国、王补之、王彦深等一批人亦皆进士。披阅《建昌府志》、《南丰县志》及诸曾著作如巩之《元丰类稿》,我们不能不被该家族的儒学底蕴、文化积淀与苦学精神所震惊。曾巩进士同年苏轼、苏辙赠诗称:“儒术远追齐稷下,文词近比汉京西”,非虚言也。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焦点图片
  • 毕业启航 共赴新程 湄职院举行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
  • 荔城区北高镇 深入基层听民声 办好实事暖民心
  • 古韵新声颂党恩 我市举行“迎七一”文化惠民专场演出
  • 西天尾镇开展宗教场所消防演练 筑牢安全“防火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