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旅游
避暑旅游应把握天赐“凉”机
市场培育专业引导将成关键词
【发布日期:2014-07-01】 【来源:人民网】 【阅读:次】【作者:】
    《2014年中国城市避暑旅游发展报告》(下称“《报告》”)于27日发布。《报告》回顾了2013年避暑旅游的发展情况,认为全国避暑旅游市场已初步形成,避暑经济效益显现;不同目的地城市有着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与模式。但总体来看,我国避暑旅游产业发展仍处在发展培育期,表现为避暑旅游的战略性高度不够,往往停留在旅游部门、应季的产品层面;避暑旅游在市场上强化了目的地夏季气候的优势,无形中抑制甚至否定其它季节的旅游适宜性,“负效应”调控压力大;避暑经济雏形显现,但对避暑旅游的旅游产业属性认识不充分,以为避暑旅游是“靠天吃饭”,现实地表现为“气候是客观的优势,但旅游是短板”;避暑经济产业结构单一,避暑旅游、避暑旅游地产、旅游交通等行业发育较好,其他延伸行业如避暑休疗养、反季节农业等滞后;避暑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往往是既有的线路、产品的简单重组,不能体现避暑的专业性等。基于此,2014年的报告将“市场培育与专业引导”作为今年的关键词。
    2014年夏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重庆东南部、湖北西南部、湖南北部地区出现高温(35℃)的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研究表明,2014年避暑旅游市场需求旺盛,且随入夏的提前到来,需求提前。“家庭游”是夏季出游的主要形式。居民在选择避暑旅游时,以短途为主、长短结合。同时,从避暑旅游开发角度,避暑城市品牌影响力不足,开发宣传力度不够。
    从供给层面看,地方政府、旅游主管部门、旅游及相关企业已经意识到避暑旅游的市场价值。地方推出各种避暑活动、旅游企业推出多种避暑线路与产品,各种避暑旅游攻略铺天盖地、航空企业加密增开航线航班、气象服务部门针对性开展气象服务、媒体积极宣传引导。
    《报告》建议:避暑旅游目的地城市要提升对旅游气候资源价值及其重要性的认识,把握天赐“凉”机,着力打造避暑旅游目的地和品牌。
    旅游主管部门和企业要正确认识避暑旅游的旅游产业属性,科学合理地规划,并制定避暑旅游管理与服务标准,进行专业的引导。将全国性、中远程、3-5天以上的避暑基地和近程、2-3天的避暑休闲度假目的地结合起来。规划若干种类型的避暑旅游专项产品和线路,不只是简单的把既有的产品进行重组、包装。一些跨区域整合开发的避暑旅游线路和产品都是不错的选择,如黄河千里风情避暑旅游线、黑龙江-吉林湖(镜泊湖、五大连池)光山(长白山)色避暑旅游线等。避暑旅游不能指望“靠天收”,旅游主管部门在强化避暑旅游的产业供给、提升避暑旅游服务质量和目的地安全方面多做引导。媒体要配合,做好避暑旅游目的地的推介与宣传。同时,旅游主管部门和气象部门要加强联合,及时准确提供旅游公共气象服务,让旅游者对避暑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和对目的地安全风险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另外,当前的旅游统计主要是按季度、月份开展的,建议避暑旅游目的地以季节和月份开展旅游统计,从而为充分把握避暑旅游市场规律提供依据。
    考虑到很多有优良舒适夏季气候旅游城市都想积极纳入研究样本,中国旅游研究院和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拟从2015年,启动观察员单位制,并考虑避暑旅游观测点和最佳避暑旅游目的地的申报与冠名。
    2014年7月份排名前十五位的城市分别是哈尔滨、昆明、青岛、大连、贵阳、烟台、吉林市、沈阳、丽江、秦皇岛、长春、承德、延边、西宁和太原。8月份排名前十五位的城市分别是烟台、大连、哈尔滨、昆明、吉林市、贵阳、呼和浩特、青岛、秦皇岛、沈阳、延边、长春、太原、西宁和延安。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