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云石语
【发布日期:2014-07-15】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许秋洪】

天云洞位于秀屿区埭头镇温李境内的大蚶山上,以峰奇、石怪、洞幽、林秀、径曲称奇,是典型的花岩石地貌和海蚀地貌构成的山体,最高海拔398米,是莆仙的四大祈梦圣地之一。山上岩阵群立,怪石杂陈,洞穴奇多,最著名的是“三十六碟”。

天云洞,当地莆田人俗称仙公顶,位于秀屿区埭头镇温李境内的大蚶山上,以峰奇、石怪、洞幽、林秀、径曲称奇,区内许多殿堂楼阁倚峰就壁,因势起居,古朴典雅,各具特色。 相传蚶山远古时代原为海底一巨礁,后因地壳变迁,升出海面,其历千年浪淘潮蚀,成为今日岩阵群立,怪石杂陈,洞穴奇多,石像遍布的景观。 天云洞共有景点60多处,即九仙洞、观音亭、罗隐庙、恒山草堂、三十六石碟、第一山、淌水岩、致雨龙池等,还有风动石、骆驼石、覆船石、龟蛇石、双鳌石等蔚为奇观。 山上岩阵群立,怪石杂陈,洞穴奇多,石像遍布,石鱼鼓、石磬、十八跳石、东西覆船石等秀石奇石,骆驼、鹰、狗等石像群,极为传神,富有灵性,似能言语;最著名的是“三十六碟”,在几百平米巨石顶面上,错落着似盘、碗、碟、汤匙等食具形状的天然石窟,令人叹为观止。由此石像衍生而来的“仙佛斗法”神话故事至今流传。再往北行数十米,即见山顶巨石群中的一元宝状巨石,重数十吨,然以手推之即能左右晃动,称之“风动石”,风动石的四周皆有如驼、鹰、狗等石像群,并有东西覆船石等,蔚为奇观,附近还有石鱼鼓、石磬、十八跳石等,还有唐人罗隐居留处“隐洞”等古迹。唐朝诗人罗隐曾来此尽兴游玩,赞曰“满山皆秀”。

天云洞是莆仙四大祈梦胜地之一,以道、释、儒相安共祀而见奇,洞中水草能发香气,相传晚唐代诗人罗隐来此,甚为惊喜,题诗为记;山上还多殿堂楼阁,有通明殿、孔子殿、同道寺等,皆倚峰傍石、逢崖就壁而立,密集分布在方圆不到400平方米的巨岩怪石丛中,殿堂与石洞、石洞与楼阁之间,都有曲径相通,景致幽然。天云洞西北一巨石刻:“致雨龙池”,池前一片空地,据说是“恒山草堂”遗址,草堂建于清初,系清初邑儒陈恒山吟读课徒、隐居修身之处。 近年来,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当地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修建了通往景区的水泥路、停车场、休息亭、导游牌等,完善各种旅游配套设施,并在公路两旁栽种上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为游客提供便利。埭头天云洞已成为当地一处不可多得的游览胜地。一到周末、节假日,来此旅游、观光、休闲的人成倍增加,特别是夏天,这里越显其神奇的魅力。
|
荔林水乡 夜绽华光
毕业启航 共赴新程 湄职院举行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
荔城区北高镇 深入基层听民声 办好实事暖民心
古韵新声颂党恩 我市举行“迎七一”文化惠民专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