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旅游
游客嫌贵景区叫亏 景点票价多少算合理?
【发布日期:2014-11-11】 【来源:人民日报】 【阅读:次】【作者:】

    知名景区的旅游资源大多属于公共产品,即便在开发过程中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也必须体现一定的公益性。“刹不住车”的景区门票,让景区的公益色彩不断淡化,也成为阻碍全民共享旅游开发成果的一道栅栏。  

    

景区门票,不该忽略公益性


    景区门票贵,是不少游客的普遍感受。人民网调查显示,全国175个5A景区的票价总和为1.8万余元,均价已超百元。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国内游客的出游花费比例中,门票花费占比偏高。这不仅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而且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旅游市场释放潜力。
    游客认为景区门票价格偏高,景区管理者却另有说法。
    国庆节前,国内一家5A级景区宣布,明年将把门票价格由105元提高至130元,涨幅超过20%,一时成为关注焦点。
    该景区负责人介绍,从景区自身运营角度来说,提价迫不得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景区建设工程样样需要花钱,建设水源地生态湖泊项目等拟投入近8亿元。另外,景区拨付涉农项目建设资金4亿多元。“再不提价,正常运营都很难保证。”
    一边是游客嫌贵,一边是景区叫穷,似乎都有道理。那么,景区门票价究竟定多高才算合理?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利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等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门票以及景区内另行收费的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项目价格要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体现公益性。
    专家认为,“公益性”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不以营利为目的,在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日常维护人员工资等运营成本的基础上略有结余。从这个角度讲,景区制定门票价格,应该建立在对日常成本精确核算的基础上,合理定价。

 

门票涨价,听证不能走形式


    景区调整门票价格,游客应不应该参与?如何参与?
    去年10月1日开始施行的《旅游法》明确规定,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的门票以及景区内的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另行收费项目,拟收费或者提高价格的,应当举行听证会,征求旅游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景区提高门票价格应当提前6个月公布。
    作为景区调整门票的相关者,游客提出的意见本应成为最终决策的重要标准。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游客参与程度有多高、提出的意见能否被采纳,各地标准不一。
    小杨认为,不少景区门票价格提高了,旅游体验反而下降了。在一些景区,由于一味强调景区开发,自然风光没有了,刻意修饰的人造景观多了,这些景观可谓“画蛇添足”:不仅浪费钱,还破坏景区环境。
    小杨说,景区硬件设施是保证游客旅游质量的重要因素,分布合理的垃圾桶、干净卫生的厕所、整洁的马路,都是成熟景区应有的条件,但景区是否应该互相攀比,追求超出正常需求的所谓“五星”“豪华”标准,值得商榷。
    小杨说,希望法律进一步明确游客在景区门票价格调整中的参与方式,比如对景区门票价格调整听证会的组织形式、游客占比等情况进行更加明确的规定。“不仅可以防止一些景区随意调整价格,也能让游客更好地理解一些景区必要的价格调整。”

 

景区发展,不能全靠门票经济


    “跟国内相比,国外很多景区的价格反而更低。别人是怎么做到的呢?”湖北省武汉市居民周萍刚刚结束了10天的欧洲行。她简单算了算,这趟出国旅游,花费在门票上的钱并不多。
    不靠“门票经济”,重视带动作用,是国际上对依托公共资源而设立的景区的通用管理方法。
    反观国内,不少景区患上了“门票依赖症”。大到景区重大投资,小到人员日常开支,景区的每笔收入都靠门票维持,入不敷出就要打门票的主意。
    短期来看,门票成了景区的“摇钱树”,涨价带来的好处立竿见影。但从长远来看,门票经济难以持续。
    众所周知,旅游是综合产业,带动作用大。在“吃、住、游、购、娱、行”这六大旅游要素中,门票只涉及其中的一个要素,单靠门票涨价增加利润,不仅会让景区发展之路越走越窄,而且严重限制了其带动作用的发挥。
    当然,对于景区来说,市场需求越来越高、投资越来越大是必须面对的现实,“只让马儿跑,不让马儿吃草”不可能。解决景区的资金难题,不靠门票,就要采用更加灵活和多元化的方式。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