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武夷采风 情景交融觅新闻
【发布日期:2016-10-11】 【来源:】 【阅读:次】【作者:】

“绿是迷人的绿 ,水是醉人的水,清新福建名副其实。”近日,全国晚报总编“清新福建行”从福州出发,兵分两路,其中一支来到武夷山。经过大半天的采访活动,先后游览了武夷山的九曲溪、武夷宫、茶博园等景点,总编、记者们盛赞武夷山水。 竹筏漂流老记放歌 “人在水中走,船在画中游。”艄公老陈挂在嘴上的这句话是武夷山竹筏采风的最好概括。九曲溪的水就像一条玉带,细软绵柔地缠绕着武夷山。 “养我们的水冬暖夏凉”,老陈说着,撑开竹竿开启了竹筏漂流的奇妙旅程。“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随队采访的老记也开始放声歌唱。 九曲溪有十八弯,拐过第一弯,浅滩和深潭一个接一个。布达拉宫、悉尼歌剧院、并蒂莲花、师椅飞泉、钓钩潭、铁板岩、巨蚌出水、仙指峰、神鳄游潭等都是不可错过的“景点”,当然还有艄公不期而来的笑话。 乘坐竹筏,在九曲溪偶遇玉女峰,而遥遥相望的大王峰则依然深沉等待,任凭游客想象着千年永续的爱情故事。 据艄公介绍,武夷山风景区有一个最显着的特点,就是历代遗留下来的大量的摩崖石刻随处可见,或许有500余处,九曲溪沿线也有数十处。 仿古建筑也能时尚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九曲溪漂流后,晚报总编和记者们靠岸走下竹排,就来到了武夷山另一景区—武夷宫景区。 “这样规划设计非常合理啊,漂流坐久了,刚好可以到另外一个景区走走。”宁波晚报副总编王满国说,欣赏过武夷山的秀美山水后,再看看武夷山的古建筑,可以充分领略武夷的地域文化。 武夷宫景区是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核心部分,位于九曲溪竹筏游的终点晴川。 “武夷宫的仿宋商业街让人感觉内容丰富,但是又一点都不乱,也不会生硬,真的挺棒的,谁说仿古建筑不能时尚。”深圳晚报编辑中心执行主任李剑南看到武夷宫仿宋商业街内有许多时尚的设计元素后感慨地说。 北京晚报时事新闻中心编辑袁爱芳说,她可以感觉到武夷宫景区的建设设计者极大地保留了景区内原有的大树,后建的房屋与大树和谐共存。“我们北京人特别向往南方的绿,这种感觉在武夷宫充分感受到了。” 总编也爱武夷茶 武夷山在中华茶文化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浓缩武夷茶史的中华武夷茶博园,可以说是“一园尽览武夷茶文化”,成为本次总编和记者们最期待的行程之一。 “从刻有‘中华武夷茶博园’的仿汉建筑入口进入茶博园,我们的周边站列着17位被称为‘武夷茶魂’的历史名人的雕像,从此时开始,一部武夷山茶文化的立体画卷、形象史诗已可观可感了。”在武夷山茶博园“茶魂广场”,齐鲁晚报副总编杨珂用手机拍下各个雕像后,又和同行的总编们一起合影留念。他告诉记者,武夷山地区生产的大红袍、正山小种等各类名茶享誉海内外,每年秋冬,他和他的父母都会喝正山小种,几年前,他还慕名前来武夷山。 “从前只是觉得茶好喝,听完工作人员的介绍,我发现武夷山的茶叶能享誉中外,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环境和高超的制作工艺,还因为它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才能独秀于茶坛。”杨珂认为,园区通过历史名人的记叙、历史画面的再现、茶文化的互动表演,把茶文化具象化,给游客和茶叶爱好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到了晚上,“印象大红袍”吸引了总编和记者们的视线。它是由着名导演张艺谋领衔创作打造,以双世遗产地武夷山为地域背景,以武夷山茶文化为表现主题的大型实景演出。 在75分钟的演出里,七饮大红袍的故事,既融汇了“茶”的真谛,又充满生活哲理,让每个观众在感受舞台上光影变幻时也会有自己的思考。 |
荔林水乡 夜绽华光
毕业启航 共赴新程 湄职院举行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
荔城区北高镇 深入基层听民声 办好实事暖民心
古韵新声颂党恩 我市举行“迎七一”文化惠民专场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