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风情看双福
【发布日期:2016-11-29】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欧扬】
11月24日,2016年莆田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在涵江区白塘镇双福村举行。双福村的回族村民们穿上了传统的民族服饰,老人们演奏十音八乐,回族女子战鼓队打起了锣鼓、跳起了舞蹈,还有书画家进村进行书画笔会,医护人员也为双福村的老人们进行现场义诊……一曲民族大团结的协奏曲,在双福村的上空久久回荡。 我们从小听着“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长大,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是众所周知的常识。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我市现有少数民族成份44个,总人口36786人,占全市总人口1%。其中,回族、畲族、蒙古族人口分别居前三位,主要姓氏有郭、雷、钟、蓝、盘、出等。全市共有仙游县的柳园村、前溪村、砺山村、新窑村、游洋村、芹山村、沧溪村,涵江区的双福村、南下村、坝头村,秀屿区的罗盘村等11个少数民族行政村,85个民族自然村及8所民族小学、1所民族医院,分布在全市的30个乡镇及街道办事处。 仙游度尾蛎山村和涵江白塘双福村是全市回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行政村。双福村的回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90%。这个位于涵港大道边上的小村庄,带着古老村落独有的历史厚重感和民族文化交融下的淳朴民风以及独特民俗,成为兴化大地上冉冉升起的一个少数民族名村。 走进双福村,与莆仙大地其他村落的原木雕花牌坊和石雕精致牌坊不同的是,双福村的入村牌坊是一道圆形穹顶尖拱门,门顶成穹庐向上尖拱,桃尖形曲线,最顶上是一轮新月,造型肃穆优雅,带着显着的伊斯兰特色,既代表了双福的形象,又代表着双福淳朴的回族风情。 进入村庄,可见村道两旁每家门楣上均雕刻着“汾阳世第”。据《姓氏考略》记载:周武王封文王季弟于西号为郭公,其子孙以郭为姓。发源地是太原郡(今山西省太原市)。唐郭子仪之后,由光州固始迁仙游,宋时迁居涵江魏塘,后散居涵江各地,这就包括白塘镇双福村的郭姓居民。 双福村中古民居、古庙宇、古书院遍布全境,历史遗迹比比皆是,在清乾隆年间重修的郭氏回族祖社、鉴湖书院至今保存较为完整。古民居中的厝尾“百二间”大厝、百岁翁故居“三座厝”、沟尾“大厅堂”、圆里“古厅堂”等均保留着明清建筑风格。依鉴湖而建的老屋有些沧桑,但风韵犹存,门前花草遍地,与湖景相映成趣,登高俯视,俨然一派江南古镇的悠远宁静,美不胜收。 双福村几乎家家户户门前都种有荔枝树,但村中最珍贵的还要数鉴湖边环湖而长的10株已有700多年历史的古荔枝树。双福村里流传着一个传说:当年乾隆下江南,途经莆田时,曾在鉴湖书院前的荔枝树下乘凉,顺手摘下了一颗荔枝,刚剥好皮,不小心掉在了地上,没想到捡起时竟没有沾染上一点尘土。乾隆十分惊讶,放进嘴里时发现荔枝十分鲜甜。自此,双福村的荔枝便成了“贡品”。而今,为了保护古荔群,双福村将鉴湖周边的空杂地整修改建成休闲公园,并配套修建了栈道、景观桥和景观灯等,村民每日在这座公园里漫步或休憩,荔林摇曳,仿佛不知疲倦地向他们重复着那一段美丽的传说……
回族拥有自己民族独特的服饰和节日,不过,双福村虽是少数民族村,但双福人一直生活在汉族群体中,如今许多民俗和生活习惯几乎已经汉化,只有在一些特定节日或举行宗教仪式时,部分回民才会穿着传统服饰、举行传统仪式。如闹元宵时,部分回民就会身着回族服装庆祝,服装以白色为主,女性在大襟外还会穿上绣着花的坎肩。最特别的是盖头,镶嵌着珠片,绣着金边在火光中特别好看。据村中年长的回民回忆,他们的爷爷辈曾说过,祖上刚迁到双福村时,身穿青布长衫,头戴小白帽,依旧保留着回族的传统与特色。直到近代,由于受汉文化影响,回民们的穿着、打扮几乎已经汉化,连生活习惯和民俗活动也逐渐趋向文化大融合。但村中一直有一支保留回族特色的战鼓队,有时会外出参加比赛,并会在重要节日进行表演,体现民族特色,重现回族风情。
|
- “书院新声”入人心 理论宣讲接地气
- 我省首届职业技能大赛瓷砖贴面项目开赛 同台竞技 “贴”出精彩
- 十年芳华 筑梦远航
- 市总工会助力木兰溪生态文明发展项目入选全国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