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旅游被称为人类行走欲望在地球上的最大延伸。近年来,海洋旅游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升温,中国也掀起了一股海洋旅游热潮。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海南五大滨海旅游带成为旅游新热点。海岛游人气爆棚,带火休闲产业,拉动消费升级。中国是全球最具活力的邮轮市场。海洋旅游正在成为中国旅游的蓝海。 资源丰富 业态多样 近日发布的《2017年春节旅游大数据报告》显示,海南三亚和福建厦门位居春节国内出游热门目的地的前两位。热带海岛海南每年冬天都最受游客青睐,预订爆满,一票难求。此外,国外的巴厘岛、普吉岛、马尔代夫、塞班、毛里求斯、斯里兰卡等海岛也是近几年国人出境游的热门选择。可见,包括滨海游、海岛游、邮轮游等在内的海洋旅游越来越受到中国游客的欢迎。 中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纵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域,不同纬度、不同季节的海洋风光气象万千、海岸地貌复杂多变、风土民情多姿多彩,这种地域性、季节性、文化性差异本身,为中国发展海洋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海洋旅游是指在海滨地区、近海、深海、大洋的各种旅游休闲现象。它依托于海洋旅游建设、滨海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涉及酒店、餐饮、滨海别墅、旅游码头、零售业、休闲游船、海岸生态旅游、邮轮游艇旅游、潜水、休闲垂钓、帆船绕桩赛、摩托艇、拖拽伞、香蕉船等许多业态。 前景广阔 潜力巨大 有专家说,21世纪将是海洋经济时代,而海洋旅游是海洋产业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发达国家,海洋旅游产值一般都占到整个旅游业产值的2/3左右。近几年,中国海洋旅游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沿海多地纷纷出台海洋旅游发展规划,抢滩海洋旅游这片蓝海。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5年中国海洋旅游业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10874亿元,比上年增长11.4%,成为带动海洋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去年全国共接待邮轮629艘次,年增长35%,邮轮游客出入境248万人次,年增长44%。 中国海洋旅游有哪些发展潜力?白长虹介绍说,第一,海上运动、低空旅游、邮轮旅游、潜水旅游等深度体验性海洋产品的市场需求越发旺盛;第二,海岛休闲度假、海洋康养旅游、海洋生态旅游、海洋研学旅游等新业态发展潜力巨大;第三,海洋文化主题公园、海洋文化创意基地、海洋文化旅游小镇、海洋文化休闲渔村、海洋文化休闲街区、海洋文化艺术节事等逐步成为投资热点。第四,国际海洋旅游合作与贸易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海洋旅游国际性开发投资项目逐渐增多。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旅游局日前联合印发了《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年—2025年)》,描绘出中国海洋海岛生态旅游未来的发展蓝图。未来10年,中国海洋海岛旅游将重点打造具有海上观光、海上运动、滨海休闲度假、热带动植物观光等特色的海洋海岛生态旅游。积极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推动三沙生态旅游发展。建设国际邮轮港,开辟东盟海上邮轮航线,打造东南亚生态旅游合作区。 升级发展 助力丝路 很多游客对海洋旅游的认知还停留在海岸上,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沙滩、椰林、海浪,旅游活动的重点还是在陆上。海上旅游、深海旅游等还未走入更多游客的视野,海洋旅游有待进一步挖掘升级。 海洋旅游如何升级?白长虹建议加快全域海洋旅游目的地建设,以“世界级海洋旅游目的地”为升级方向;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海洋公园”模式,引领海洋旅游可持续转型升级;实施“海岛城、陆海空”一体化发展,促进海洋旅游空间优化;引导海洋文化与旅游的深入融合,提升海洋旅游核心竞争力;彰显品牌和服务的力量,助推海洋旅游目的地转型升级。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何广顺表示,海洋旅游业不仅具有较快的增长速度,也易于催生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出现,是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海洋产业之一。发展滨海旅游业,应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征和海洋文化特色,积极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推动滨海旅游产品供给向高端化、生态化、信息化和优质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