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游洋镇里洋村:大旅游促进大发展
【发布日期:2017-06-29】 【来源:】 【阅读:次】【作者:陈国松 林文坤】
里洋村位于仙游县游洋镇北部,距离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东与涵江区庄边镇上院村、山溪村接壤,西与该镇五星村毗邻,南与沽山村、龙山村相接,北与永泰县盘富村交界,是莆、仙、永三地交界的革命老区村。全村面积13平方公里,辖3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321户1526人。距村5公里的后溪林水库属于小二型水库,水库上游有天然景区——五宝雄关龙穿城,有石门、石龟、出盐石、出米岩、出油石。常年平均气温20℃,村民集居地海拔550米左右,高山最高海拔1048米。 在游洋提起里洋村,名声并不大,但一提起龙穿城,却是如雷贯耳。这个因峰奇林密、石怪水清而载入县志的景区,就是位于该村境内。 虽然龙穿城离里洋村部8公里,原来里洋村原名“鲤洋村”,后为书写之便简化而成。这里的村民只有一个姓氏——“林”,祖上明永乐年间,从福州八角亭迁居过来,后又分布在龙溪村、兴山村及永泰桥亭坪一带。地处偏僻的里洋村,全村仅有1537人,却有400多人先后下南洋、渡美洲从事商贸活动。到如今有不少人在新加坡、以色列、苏里南等地经营超市谋生,过上了异国他乡的生活。同时,还有三分之一人口走出山门谋生求学,使这个村成了有名的“空壳村”。
大景区蕴藏大文化
其实,龙穿城(又名蛇湾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垣。这是一座奇特的天然石城,由近似方型的巨大石峰构成,城高近200米,方圆五六里,四壁犹如斧劈刀削,峰顶却是一马平川,芳草菲菲,宛如山间一座与世隔绝两不闻的孤城。地质地貌与濒临永泰青云山、云顶相似,都是以花岗岩构建而成。传说古时有2条巨龙——黄龙和白龙,要把这座石山打造成一座美丽的石头城,后被仙人点破后飞去。站在峰下仰望,古木参天之中,石崖高耸云天,壁立千仞,距地面百米处的石壁上,似巨龙穿凿而过,犁开一道环绕石城一周的凹槽,形成一条可通人马的廊道。于是,这座石山故名“龙穿城”。如今,离龙穿城十公里左右的涵江区庄边镇有两个村至今仍称黄龙村和白龙村。有诗曰: 蛇傍石城窄径通,岩岚林霭共泯蒙。 高泉瀑影飞花外,乔木秋声寒籁中。 石城以西,有条唯一可通岩顶的小径。山道崎岖,蜿蜒曲折。山势陡峭奇拔,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龙穿城周围,群峰起伏,水深林密,地势险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有着村民口中熟知的故事。汉武帝时,闽越王之次子余善,不服从汉中央王朝统治,自立为东越王,自称武帝,与汉武帝分庭抗礼。后汉武帝派会稽太守朱买臣带兵追剿,余善兵败,退据兴化,曾在龙穿城驻扎为营,还建造了点兵台,至今仍留下了东越王遗迹。1983年4月,这里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穿城景区包括后溪林湖(水库)、越王台、后溪林山溪等92处景点,与周边的涵江望江山、永泰云顶、青云山、四壁岭、龙角山太子殿、聚仙堂等,景点众多,且多带有神奇色彩,令人遐思。这里还有一个出米岩的传说。唐朝时,龙穿城上建有寺院,名曰云顶寺。而在龙穿城的脚下有一处出米岩,传说寺中的和尚不用耕种,出米岩会根据云顶寺和尚的多寡流出定量的米来。而后有小和尚因嫌每天下山取米太麻烦,便找了工具凿大出米岩的洞口,期望能流出更多的米,结果出米岩再也不出米了。因此,村中老人时常以传说来教化子孙后代要“自己动手,方能丰衣足食”。 宋初置兴化县,县城设在游洋,古邑石城曾盛极一时,气派不凡、别具一格的龙穿城曾引来不少豪门贵族、文人骚客来此观游,名声在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鼎丞曾率领红军二○七团在这里坚持武装斗争。1929年秋,他曾在龙穿城石室内养伤。还有,邓子恢率领的闽中游击队司令部也是以这里的周边村庄作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大旅游促进大发展
如今,天然石城的龙穿城依然雄伟壮观,树木遮天蔽日,吸引四方“驴友”前往探秘。随着莆炎高速和沈海高速复线的建成通车,以及将要开工建设的“纵三线”,使穿行困在石城的这条“龙”腾飞必有时。目前,里洋村前瞻性地于2015年3月成立了福建省龙穿城景区旅游有限公司,前期规划建设集旅游度假、水上漂流、库区垂钓、绿色生态苦竹园林、探险娱乐休闲、健身疗养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的旅游渡假区。 大山在制约村里经济发展的同时,因其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也蕴藏着极大的商机。当下,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成为带动山区群众致富的有效途径。“如果坐在家里就能挣钱,谁还愿意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村民们深有感触地这样说道。他们迫切希望独具特色的龙穿城景区能够得到开发,打造美丽山村的同时,能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开发山区旅游,需完善道路、绿化、路灯、垃圾收集等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山村从面上美起来。开发山区旅游,为偏僻乡村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四方游客纷至沓来,就有了旅游创业的空间,农家乐、餐馆、休闲吧、民宅住宿等……可谓是“吃喝玩住”一条龙服务,让村民直接参与乡村旅游接待服务,实现家门口就业。这不仅要加大资金投入,更要修好路、管好山、护好水,在维护生态的同时,还可以发展农、林绿色生态产业。带动的不仅仅是本村村民致富,还可辐射周边地区。 诚然,里洋村正立足本地青壮年劳力外出的实际,将2000多亩山地出租给台企山益农场种上甜柿是、葡萄柚等。同时,将公路修至各地田边厝尾的果园,筑巢引凤,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台企进一步增资搞农业旅游观光产业,形成“山地租赁+台湾农业+村民就业+观光旅游”一体化的产业,积极打造“生态平衡,产业发展,村里就业,旅游发展”的新格。
|
毕业启航 共赴新程 湄职院举行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
荔城区北高镇 深入基层听民声 办好实事暖民心
古韵新声颂党恩 我市举行“迎七一”文化惠民专场演出
西天尾镇开展宗教场所消防演练 筑牢安全“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