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洋五星村:生态旅游谱新篇
【发布日期:2017-08-17】 【来源:】 【阅读:次】【作者:陈国松 林文坤】

五星村位于游洋镇与石苍乡和永泰县梧桐镇交界的“金三角”地带,离游洋镇区20公里,辖11个自然村,分别居住着雷、林、余、林、曾、黄、陈、温、洪等姓氏人家,共614户3012人。
悠悠古道留古迹
从古邑往“游洋的边城”五星村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从莆田市区经过常太里和兴泰里后进入永泰县的古驿道,这是古代兴化府境内两条官道之一。这条古驿道在游洋镇内东起与常太接壤的霞峰河浪岭,经霞峰、兴山、河星、梧椿、游洋、龙山、桥光、五星等村,然后进入永泰县梧桐镇潼关村(旧属兴化县),全长50公里,连接兴化县四大关隘的东关河浪岭和西关古寨岭。同时,古驿道像一张金色的彩带一样,将游洋众多名胜古迹串联起来,闪耀在兴化大地上,印记在历史的记忆中。 五星村龙田宫、重阳宫、承武祠、牛鼻岩等,也毫不例外地散落在这条彩带上,诉说着这条古道曾经的辉煌,也见证着五星村由官道的繁华到交通闭塞而成“世外桃源”,同时再次崛起成为仙游北部山区的高速交通枢纽。 古寨岭,一条连接兴化县与永福县的官道,也是延伸至兴化府与侯官府、延平府的驿道,三千多级的石阶承载着数百年闽中百姓的足迹,也留下上千年的历史记忆,特别是岭上打铁宫和岭下龙田宫的吴妈信众们,“同信一尊神,分岭两处居。拖盐下山跑,挑李爬岭哭。”这首打油诗是古代岭顶岭下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
交通枢纽大格局
古岭春晖依旧在,新路斜阳不复来。如今出入于五星村,我们驱车走另一条路,此路从仙游县“纵三线”起点的游洋镇沽山村往西下行至坑腰后,继续下坡至古寨下与古驿道相接,“村村通”路网穿行于“沈海”和“莆炎”高速五星枢纽桥下,像蜘蛛网一样,将五星各个自然村和风光旖旎的景点连接起来,形成立体交通网。 纵观五星交通历史,大体有三个阶段,从繁荣到衰弱,由闭塞到开放,让单一成多元。曾经的五星村是古驿道闽中腹地入莆第一站,繁华景象自不必说。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兴起,驿道已不复从前兴旺。 直到上世纪未,全村人不依不靠,集全村之力兴修一条从村里连接沽山的盘山公路,使蕴藏在谷底丰富的林业资源得到运输,增加其附加值。从此,尝到交通便利甜头的五星人,对修路方面,越发不可收拾,先后修通东联永泰县梧桐镇五潼公路;西接石苍乡公路,这三条公路的相继开通,为后来莆田市第二水缸——金钟水库建设和沈海、莆炎高速建设提供便捷的交通基础,为国家基础建设立下汗马功劳。 不仅如此,随着莆田市打造“两纵两横”高速公路网建设的号角吹响,在“沈海”和“莆炎”两条高速公路进村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进村拆屋等,异常顺利。
生态旅游谱新篇
随着五星村古驿道的开发保护、高速公路枢纽互联互通、东拓西进南上和“村村通”公路网形成,使五星村成了仙游县与永泰县的交通“金三角”地带,前来溪谷旅游探幽的山外来客越来越多。开拓进取的五星人紧抓机遇,顺应发展,绘就蓝图,早已织成了一幅溪谷生态旅游的锦绣图。 五星瀑布群是该村一大旅游特色。平均海拔只有150米的溪谷地貌,与全镇其他村都在500米以上山地形成巨大落差。加上石苍全境和游洋一半以上集雨面积的溪流奔流下五星,大雨来临时,千泾白流,万漈齐鸣,白云生自绿树间,山岚燃烟溪谷底,置身云端之上,仿佛在天上人间欣赏人间仙境。 除了峡谷瀑布群外,险峻山峰高耸,怪石秀岩林立。
美丽乡村再起航
斯人已化山岚散,今人笑谈鹰岩美。重视生态保护的五星人不仅注重青山绿水的保护,一直将这个破坏生态平衡的悲剧故事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目的是唤起一代又一代五星人重视传统文化,保护青山绿水,守住老屋古村。同时,这些从“金三角”走出一拔拔的游子们,近年来活跃在上海、江苏、西安等地从事南北货生意,同时也在福州、莆田、泉州等省内经济发达城市,以“五星”命名的超市、批发部不少于三百家,这些“爱拚就会赢”的五星人,利用城市生活的窗口,将家乡的大米、地瓜、竹笋、李子、芥菜丝等土特产,销向千家万户,解决父老乡亲的种养销问题,带动了运输业的发达,并辐射到周边的沽山、里洋、石苍的济川、高阳和永泰县梧桐镇部分乡村的农业产业增值增收。 五星村这种“店面+物流+基地“的模式,由”五星“这个品牌效应的带动向纵深发展,并形成了山货、蔬菜、李子、竹笋等特色村,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新五星建设方兴未艾。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昔日受交通制约的五星人的共识。如今,要致富先护树,是新时代走四方五星人的新口号。目前,五星正积极规划乡村旅游前景,及时对接福州和莆田两大城市,使毗邻于青云国家5A风景区的五星村秀美山峰、深谷瀑布、千年古道、吴妈古宫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养在深山人有识”,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使五星村美丽乡村再起航。
|
毕业启航 共赴新程 湄职院举行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
荔城区北高镇 深入基层听民声 办好实事暖民心
古韵新声颂党恩 我市举行“迎七一”文化惠民专场演出
西天尾镇开展宗教场所消防演练 筑牢安全“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