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我在街上闲逛。忽然,飘来了一阵清脆嘹亮的笛声,我循声望去,原来是不远处的一位流浪老人在吹奏笛子。 老人穿着黯淡的旧衣裤,但精神尚好。他虽已年逾古稀,但那笛声却如高山流水,如潺潺溪流,时而急,时而缓,时而低沉,时而亮彩。倾听这美妙的笛声,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幅春天大自然的美景:草木茂盛,鲜花盛开,鸟声婉转;缓缓流水,冰已融化;阳光普照大地,驱走了寒冷的寂冬……曲罢了,余音缭绕,仍似在耳边回响,使我久久不愿离去。此时,对老人精湛技艺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我多么希望自己拉的二胡也能有老人这样的水平。 曾经,我对街上的流浪人员总抱有偏见甚至歧视他们,觉得他们是四肢健全却不学无术,靠乞讨为生的人员。但今日,我对自己的这种偏见与歧视感到惭愧,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方式,他们选择流浪,或许是因为生活所迫,或许是因为他们喜欢这种自由的生活方式。 生活中,偏见随处可见。比如,在路上看见环卫工人打扫卫生,家长就会不失时机对孩子说,如果你不好好读书,长大后就要像他们一样扫大街;看见农民在田间干活,家长就会抓住机会教育孩子,如果不好好念书,就得回来当农民。他们觉得当环卫工人、农民就是低人一等。试想,如果没有环卫工人的辛勤打扫,哪来干净整洁的马路?没有农民的辛勤耕耘,我们的一粥一饭又从何而来?而社会上对他们的偏见和歧视,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和心灵,使他们产生自卑感。 人与人之间只有职业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让我们放弃偏见与歧视,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平等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用爱去给予,感受生活的美好与和谐。 点评:小作者从生活中的小事落笔,倾听流浪老人颇有艺术水平的笛声,比照自己歧视流浪人员和身边常见的偏见现象,自我感触颇深,又启迪了他人。流畅简洁的文句中足见价值观的提升。 指导教师:朱冰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