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暑假里,我们全家一起游玩了青岛的崂山,饱览了“中国海上名山”的风采。 我们乘坐着开往崂山正门的专用大巴,沿途景色迷人:道路高的一侧群山耸立,大大小小的松树旁逸斜出,伸出双臂热情地迎接我们;低的一侧碧波万顷,海上时不时一个浪头拍打着另一个浪头,再远处水天相接,茫茫一片。车行道上,游客仿佛置身蓬莱仙境,看来这“海上第一仙山”还真是名副其实。 拾级而上,我们直奔崂山鼎鼎有名的名人像庙。在偌大的寺庙里,我们瞻仰了全世界最高的老子像,这尊雕像约5米,差不多有两层楼那么高。老子目光深邃,右手持一卷书,左手伸出食指,像是指点什么似的,底盘上密密麻麻地刻印着《道德经》的全部内容。对面是孔子像,孔子盘坐在竹蒲上,用膜拜的眼神望着老子,两人似乎在交谈什么有趣事儿,都咧开嘴角,笑了起来。看着圣人像,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其间还有《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的石像,他抱着一卷书,梳着长长的辫子,目视前方,神情飘渺,怕是又有了创作的灵感。 崂山的上植物也特别珍奇。最令我惊叹的是一些百年老树,有400岁高龄的山茶花,有1200岁高龄的银杏,它们饱经风霜却又老当益壮,极具风骨。最“邪门”的是龙头树,听导游说,只要摸摸龙头树,就能招来好运气。我有点儿不相信,但见游客们争先恐后地伸手触摸,也情不自禁地伸出手去,希望给自己带来好运气。 崂山的美,更在于它丰厚的文化底蕴。崂山是道教发祥地之一,自春秋时期就云集一批长期从事生修身的方士之流。明代志书曾载“吴王夫差尝登崂山得灵宝度人经”,到战国后期,崂山已成为享誉国内的“东海仙山”。而今,它更是名扬海内外的海上名山。听着导游的介绍,抬头看看直插云天的崂山,低头看看碧波环绕的大海,我宛若置身仙境。恍惚间,我好像看到了许多白衣飘飘的仙人群居于此,有的在崂山巅峰吟咏,有的在潮头之上歌唱,好不惬意! 未曾离开,已是思念。迷人的崂山,期待与你再次相见! 指导老师:林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