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美丽莆田社区
省级库区移民综合整治示范村径里蓝图已绘就
【发布日期:2016-10-27】 【来源:】 【阅读:次】【作者:晚报记者 钱碧云】

  径里行政村位于城厢区灵川镇西北部,是典型的库区村庄,辖8个自然村,总人口3653人,其中移民人口2200人。2015年,该村被列入省级库区移民综合整治示范村。
  为做好径里村库区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打造美丽库区示范村,市、区、镇高度重视,组织相关人员前往全国统筹城乡示范区的成都市,重点考察了成都市崇州、郫县、温江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情况及相关规划设计团队。通过考察,好中选优,最后把规划设计委托给成都市首批“十大乡村规划设计师优秀团队”华城博远规划建筑设计公司。该公司团队在实地考察、尊重区情的基础上,按照业态、形态、文态和生态相互融合思路,重点从业态研究、文态展现、形态塑造、生态提升等4个方面进行规划,围绕“立产业、谋布局、优生态、亮文化、筑游线”的发展思路,明确以“水资源为核心,郊野休闲农业为主导,农耕文化与莆仙文化相融合,打造莆田首创、省内少有、国内一流的美丽库区示范点”的发展定位,勾勒出径里村“山村果香通幽径,水乡农舍宴百里”的美好蓝图。
  

景观与产业的有机融合


  按照大地景观化、景观产业化的思路,重新对径里村的山林、果树、田地、溪流和水库,进行资源整合,科学利用,并将农耕文化植入农田实景展示(规划农耕文化实景博物馆、采摘园等),形成第一层级的生态、形态、文态与业态的融合,构建一个以乡村自然资源和农林业为基础的休闲旅游体系。
  

建筑与文化的有机融合


  针对风格杂乱,秩序混乱,环境脏乱的村民居住区,规划提出要继承“红壁瓦钉、砖石间砌、屋脊燕尾”的建筑元素,统一建筑风貌,形成一道靓丽的建筑风景线,促进乡村休闲业发展。
  针对废弃的建筑街巷及部分传统院落,提出将其保留并适度打造商业街区,休闲院落等,作为承载旅游休闲业态的建筑空间,达到建筑形态、建筑文化和休闲产业的融合。针对莆仙地区特有的莆仙文化,提出对莆仙戏台、寺庙进行文化和景观、院落的结合打造,形成文化气息浓郁的景观,为游憩提供独特的场所。
  

生态与乡土的有机融合


  注重运用生态手段,在水库治理、院落环境、广场景观打造等方面,摒弃城市景观的设计思路,融入乡土元素、地域特色,把传统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结合起来。如在径里水库规划上,提出构建湿地景观,而不是采用硬质化处理,并在景观塑造中尽可能应用乡土元素,如原石、木头以及蔬菜、花草等,包括造景手法都体现原生态气息。这样既可以让游客耳目一新,增加游览兴趣,又可以节约建设成本。如在院落周围,对裸土空地进行清理,栽植蔬菜、果树,既整治了环境,又形成了农家小院的景观特色。
  蓝图已经绘就,为了确保规划顺利实施,目前,该村在加大宣传造势力度的同时,正举全村之力抓紧规划实施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主管:中共莆田市委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筱塘南街85号 邮编:351100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联系电话:0594-2523059 传真:0594-2514907 投稿信箱:ptwb669@163.com 法律顾问:福建典冠律师事务所余元庭律师
全省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电话0591—87558447
闽ICP备14011754号(浏览网站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调为1024*768)
您是第: 位访客